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各地房价出现环比下降态势,而一些地方的学区房却成为“房坚强”,逆势上涨,甚至供不应求,从炒房变成炒“期权”。记者在北京、广州等地采访发现,有人花135万元买个4.4平方米的房子,根本不能住,只为给孩子买个进门证。即便如此,扔一“坑”难求。
天价学区房,是另外一种择校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心态,只要能力、条件许可,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是众多家长共同的选择,本也无可厚非。倒是我们的教育及主管部门要加以反思,推进均衡教育,光扼守住“就近入学”的大门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打出“组合拳”,从根子上动刀。家长对名校的趋之若鹜,主要是名校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办学声誉。也就是其拥有良好的师资队伍与办学条件,这是家长一门心思往里钻的根本所在。
4.4平米学区房卖出135万,说到底是“拼爹”,也是一种变相择校,更是均衡教育的晴雨表。家长“爆炒”学区房“期权”不是小事,暴露的是“均衡教育”的短板。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容漠视,相关教育及主管部门应闻风而动,果断亮剑,加速推进均衡教育。[详细]
学区房不该是优质教育的“出入证”
明知道愚蠢,家长还买天价学区房,就是因为当下缺乏更多的教育投资渠道。例如,民办教育处于被歧视的境地,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家庭教育还处于想象阶段,根本没有现实的可能。国际学校继续曲高和寡,学区房看得见,国际教育看不见,人们更愿意投资前者。留学教育也不多,因为中学留学需要重新适应新的文化,有利有弊,家长不放心,国人更习惯大学阶段留学。这意味着,正是主流教育垄断了过多的资源,才让这些本应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门前冷落,继而衍生出学区房等家长争着割肉认宰的怪事。
要想破解天价学区房,应当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得加大教育投入,平衡教育资源,让公立学校的教育水平均衡起来,这样公众就没必要为了上学费尽心机了。但这需要一个不太短的过程,所以其次需要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别总是被他人牵着鼻子走,要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想象力,为他规划有别于当下教育体系的培养路径,比如通才或专才教育、国内或国际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许后者的曲径更能通幽。[详细]
相对来讲,拥有较好教育资源的都是那些所谓的“重点”学校,不少家长正是为了让孩子进入这样的学校才选择去购买天价学区房,而那些没有获得“重点”殊荣的学校,教育资源薄弱,拼爹拼不过其他人的孩子就只能无奈去选择。换句话说,正是由于对学校的等级划分,才助推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最终衍生除了天价学区房问题。而谈及天价学区房,人们也总是呼吁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但只要存在所谓的“重点”学校,恐怕都难保教育资源分配不会倾斜。
事实上,我国的不同阶段的学校都存在着严重的等级划分问题,上至“985”、“211”高校,下至“重点”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政府都是根据学校的等级来分配教育资源的。在行政力量的支持下,那些在家长眼里的“好学校”,本身口碑就好,教育资源丰富,吸引着更多的优秀学子,如此循环往复地累积下去,最终形成一种马太效应。别说是天价学区房了,看看现今大学生就业中的院校歧视,不就是高校等级划分的结果吗?[详细]
学区房逆势上涨只因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究其原因,很显然,这是由公共教育资源在各个地区中配置的不均衡所造成的。正如上文所说,好的学区房意味着优势的教育资源配置,意味着在同等的自身条件下,孩子将有更好的发展,有更好的升学、就业的选择。而在入学问题上“拼背景”、“拼关系”、“拼房”越严重,则表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越不均衡。
所以,在政府通过强化“就近入学”原则来遏制“拼关系”的公权力腐败时,更要意识到财富权力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被强化所造成的新的不公平,要意识到天价的学区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使得公共教育资源私有化了,而这种依托财富权力的不公平与“公器私用”其危害不亚于“拼关系”的权力腐败。而政府有责任遏制与平衡这种不公平与“公器私用”,实现公共教育配置的均衡、公正。[详细]
就近入学的政策目标就是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教育的公平原则。然而屡屡出现的天价学区房,却已经开始让这一善意的政策走样跑偏,沦落成为另一场拼爹的游戏,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似乎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这样一场猫鼠的较量中,如何确保好政策得到好的执行,需要教育部门多多思量,主动作为寻求解决之道,而不是政策出台后就两手一拍,当起了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