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13位省政协委员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诤言献良策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黎铁桥 编辑:刘飞越 2014-02-12 09:01:0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讯(记者 黎铁桥)昨日,政协湖南省十一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赖社光等13位省政协委员先后作大会发言,为加快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诤言、献良策。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省领导黄建国、李微微、郭开朗、陈肇雄、许又声、李有新、韩永文、孙建国、张文雄、何报翔,以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省政协主席陈求发,省政协副主席武吉海、刘晓、王晓琴、杨维刚、张大方、欧阳斌、赖明勇出席会议。省军区领导姜英宇、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政委刘学民在主席台就座。

  会上,赖社光委员代表政协岳阳市委员会,就抢抓机遇、强力推进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发言。他认为,长江经济带有望成为国家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之后的“第四增长极”。湖南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补齐开放型经济短板,拓展我省发展空间,提升发展平台的重要机遇。建议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编制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总体规划。

  张琳委员代表民盟湖南省委发言,就完善我省重大项目征地拆迁补偿机制提出意见和建议。建议将安置工作作为征地拆迁中的头等大事,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

  杨洪明委员代表民建湖南省委发言,就提高我省能源自给能力提出建议。我省能源自给能力不足,2012年仅为40%左右。同时,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1%,其中煤炭占比最大,为71.7%,节能减排压力大。建议制定加强我省能源自给供应能力的对策,积极推行绿色证书和碳排放交易机制,以市场手段引导绿色能源企业发展,形成绿色能源消费方式。

  王东委员代表民进湖南省委发言,就化解农民工市民化障碍、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建议。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与户籍挂钩的福利制度障碍,在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居住等方面,农民工依然不能完全做到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建议增加农民工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省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农民工在就业、创业和失业保障三个方面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周群飞委员代表省工商联发言,陈登斌委员就加快我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步伐、罗可大委员就推进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等分别发言。杨翔委员代表农工党湖南省委、李序蒙委员代表致公党湖南省委、甘跃华委员代表无党派界别分别发言。刘道龙委员、王聪球委员、蔡安烈委员也作了发言。

  发言点击

  周群飞委员建议民营企业重视接班人培养

  把“富二代”锤炼成“创二代”

  未来5至10年,我省将有80%的民营企业进入交接班阶段。其中,有95%的民营企业选择代际传承。民营企业传承的高峰期正在到来,恰好与全面深化改革期以及经济社会转型期相互叠加。周群飞委员代表湖南省工商联发言,认为民营企业接班人培养,不仅与单个民营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全省经济健康发展、就业状况改善等紧密相连,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我省民营企业接班人培养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民营企业自身准备不足,不少民营企业传承缺乏早期计划和长远规划,“创一代”把企业传承给接班人时,更注重股权结构、客户资源、政商关系等交接,而忽视商业文明、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的传承。

  周群飞委员建议,应该高度重视民营企业接班人的培养,尽早制定长远规划,把“富二代”锤炼成“创二代”。鼓励民营企业接班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在各类开发区中开辟专门的“创业园区”,为“创二代”提供多元化的创业创新基地,重点打造一批示范型新生代民营企业。同时,建立健全培养机制,要发挥统战部、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党政部门与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定期对话机制,加强政策引导,认真倾听呼声。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提升企业接班人综合素质。加强爱国情感教育,引导其了解国情社情。整合党委政府、培训机构、民营企业三方资源和优势,探索建立民营企业接班人长期培训基地,在帮助做好“硬件”交接的同时,突出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等“软件”的传承。

[NextPage]

 

  陈登斌委员建议在民办教育领域进行教育改革先行先试

  落实民办与公办学校平等地位

  省政协委员建议在民办教育领域进行教育改革的先行先试,加快我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步伐。从2012年开始,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和长沙市教育局联合推出的长沙市民办教育优质诚信服务计划全面启动。图为长沙市民办学校形象展示暨人才招聘咨询会现场人流如织。 陈飞 摄

  陈登斌委员在发言中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我省教育强省战略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以民办教育改革发展为抓手和突破口,在民办教育领域进行教育改革的先行先试,创新机制体制,积累改革经验,可以加快我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步伐,增强我省教育发展的软实力,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强省的战略。

  截至2012年底,我省有各类民办学校13900多所,在校学生240多万人,占全省在校人数约20.2%;教职工共20多万人,固定资产200多亿元。全省涌现了一大批办学特色鲜明、治理模式先进、教育质量较高、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品牌民办学校。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我省的教育软实力,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选择性教育需求,拓宽了公民终身学习的通道。但是,民办教育依然存在一些“瓶颈”性的障碍和困难,如民办学校的法人属性长期得不到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落实不到位,在土地划拨、税费减免、教师待遇等方面无法做到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等等。

  陈登斌委员在发言中强调,各级政府应当承担起发展民办教育的重要责任,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步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平等地位。同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引导省、市(州)民办教育协会承接由各级政府分离出来的相关职能,发挥好协会在咨询、评估、培训、职称评定、业务指导和行业自律方面的重要作用。

  罗可大委员建议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产业扶贫

  罗可大委员认为,我省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关键在于广大贫困地区能否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我省先后推动和实施了定点扶贫、对口帮扶、湘西大开发、武陵山区集中连片扶贫攻坚等措施,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省的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如重视派干部下村扶贫,忽视发动社会扶贫;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产业发展;短期行为多,考虑长远少;扶贫点投入多,面上贫困村资金投入不足,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重“输血”轻“造血”,助长了一些地方的“等、靠、要”思想。

  罗可大委员建议,积极探索一条更为有效的扶贫路子,引导企业开展产业扶贫是很好的选择。企业开展产业扶贫,每家企业联系一个或几个贫困村,向贫困地区输入资本、管理、技术、人才等,实施产业开发,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以市场经济的方式和手段来推动扶贫,企业直接收购农产品,减少中间交易环节,增加村民卖农产品的收入。村民可以参与企业实施的产业项目,带来工资收入。村民入股开发公司或加入合作社,带来分红收入。“企业开展产业扶贫,留下一个‘永不撤走的工作队’,尤其是企业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只要企业在发展,产业在发展,农民增收就有长远保障。”罗可大委员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