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红辣椒评论!

状元复读,天塌不下来

新闻背景

  去年辽宁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放弃72万元全额奖学金,选择复读,希望追求更纯粹的国学,梦想进入北大中文系。今年,她以666分再次拿到辽宁省高考文科最高分,她这次报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二次获辽宁省高考状元。

责编:刘艳秋

“学霸”or追梦人,更该关注哪个?

相比那些为了一个“虚名”而盲目报考大学的人,刘丁宁从一开始目标就非常明确,即要“追求纯粹的国学”。所以,当她发觉港大的环境不适宜“自己对学业的追求”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复读重来。鉴于时下大多数学生还在唯父母意见是从、以读港大为荣,刘丁宁能有如此的决断力实在难得,而其对于理想的执着,以及由此表现出的志愿填报的非功利性,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更是少见。相比状元、“学霸”等标签,追梦人或许更符合她的气质。

 

有人说,理想不能当饭吃,但我想说的是,即便从最功利的角度来看,刘丁宁的这个决定也未必不是明智的选择。对于那些真正敢于追逐梦想的人,老天永远都会为他们打开一扇“后门”,而这,或许才是刘丁宁“二次夺魁”带给我们的最大鼓舞。[详细]

弃港大的“复读状元”真的可以爆炒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可放眼当下,有多少孩子能有幸跟着兴趣走?谁又能像她这样有机会和资本“敢于重新开始”?既然绝大多数孩子不能有人生的二次选择,那就应该把握第一次机会,将后悔留给过去而不是未来。但在目前状态下,可能吗?单说填报志愿,从来就有“七分考,三分报”的“古训”,可这至关重要的“临门一脚”,早已由不得主人做主,报考何所学校,选择哪个专业,教师和家长早已越俎代庖一手“包办”了。

 

消弭学校和家长的功利心和盲目性,靠空洞的说教无用,靠教育制度改革太远。现实之下,出现一个给力的样板更具说服力。“复读状元”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样板,她有如一记重锤,既能促进社会反思,更能震醒家长迷失的心。[详细]

讽刺状元背后的酸葡萄心态

放弃他人梦寐以求的港大及丰厚的奖学金,且能蝉联文科状元,此等励志的故事却没能收获一片赞誉,反倒有不少声音在讽刺她。直白点的说,状元都是脑残,只会学习,学习都学傻了;貌似深刻的说法则是,好不容易挣脱了传统的教育体制,反倒要再次向教条、僵化的大学投怀送抱,简直是无药可救。

 

至于吗?按此逻辑,那些原本可以保送上北大、清华的优秀生却往往选择自己应考,岂不都是脑残?你得不到的,别人却勇敢放弃,这点可能确实伤害了某些人的感情,但要以此来抨击状元,甚至将其作为站错队、走错路的典型,恐怕就真的有些脑残了。

 

追求更纯粹的国学也好,无法适应香港的环境也罢,或大或小的原因对他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孩子——有梦想、敢放弃,以行动忠于内心的向往,这难道还不够棒吗?[详细]

高考状元的梦想,你不懂

当人们在讨论北大与港大的优劣,讨论人生如何选择才最有利于走向成功时,可曾想到,利益权衡在刘丁宁那里,根本不是首先考虑的因素?其实,从一个高考状元选择就业前景黯淡的中文专业就可以看出,刘丁宁是一个更注重精神追求的女孩儿,这在一个日益功利化物质化的教育环境里,是多么亮丽的一道风景。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人生处处充满了这样的“围城”困境。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既然城里城外似乎没什么两样,那么就呆在原地算了。所以我们一面愤世嫉俗,一面玩世不恭,一面冷嘲热讽,一面妥协认同,终于渐渐躲进“犬儒”的壳里去。即便说,对刘丁宁而言,到北大追求纯粹的国学,也只是一座围城,但她敢于到城里城外走一走,也足以令人喝彩。

 

 某种程度上,刘丁宁就好像是鲁迅笔下那个过客,即便所有人告诉他,路的前面依然只是坟墓,但他依然决然地往前走,并不回头。那些饱经世故者可以讥笑过客是个傻子,然而过客的梦想,你不懂。[详细]

  

  状元复读确为一个吸引眼球的噱头,轻易便引发了大学优劣、高考弊端之争,但细想来,不论刘丁宁复读与否,这些问题都存在,刘丁宁的选择只是为这些争议提供了由头罢了,实在不必过度解读。正如刘丁宁所说,只为追求更纯粹的国学,这种敢于坚守梦想的坚持,何须遭此贬低?状元复读,天真的塌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