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看海南】保亭布隆赛景区产业化带农民致富
(6月28日上午,“一带一路看海南”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海南行采访团参观保亭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
红网保亭6月28日讯(记者 胡蓉平)从低矮破旧的茅草屋,到蓝色船型屋顶小别墅,从人均年收入不到三千的贫困村,到如今村民可以有工资、分红、铺租等多元化收入。6月28日上午,“一带一路看海南”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海南行采访团来到了保亭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见证了一个贫困村的完美蜕变。
独具黎族风情的蓝色船型屋顶小楼房,每家每户都有院子,离家不远处便是花海,除了种地赚的钱装进自己口袋外,还能收取租金……在2009年以前,保亭县三道镇什进村的村民都无法想象,在六年之后他们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2009年的什进村,只是保亭县一个不起眼的贫困村。全村只有48户人家,总共就200多号人。而这两百多人一年的平均收入只有两千多元,远低于保亭县人均收入。村民住的是低矮破旧的茅草屋,生产生活条件极差,饮食卫生得不到保障,只能用石头在地上简单的立起一个三角灶来做饭,基础设施落后,村里没有其他的娱乐设施,小孩只能在土地上玩耍。产业结构单一,靠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容易受到灾害的影响。
改变发生在2010年4月21日,北京春光集团来到什进村成立了海南三道湾大区小镇旅业有限公司,以农民致富为前提,打造生态农村,旅游农业,文化农民的社会主义“新三农”,以全新的大区小镇新村模式,探索旅游开发带动解决三农问题,致力于做好扶贫开发。
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在的什进村摇身一变成为了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建起了多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风情小镇。且什进村的开发模式颠覆了一次性补偿,搬迁安置的普遍做法,而是将旅游结合农业,把景区产业化,目的就是为了让村民不失地、不失居、不失收、不失业,确保他们走上天天有收入、月月有工资、季季有收成、年年有分红的惠民之路。
“原来那些漂亮的船型屋顶小楼是村民的安置房啊,不用离开自己熟悉的故土,还能住在景区里,每天与美景为伴,什进村村民现在的生活可真幸福。”在参观了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里的民宅和花海后,网媒行采访团的记者们感慨道。
“而且现在村民的收入来源比以前多了很多,除了农田耕种收入、土地合作入股的分红、铺面租金、青苗补偿外,进入我们公司工作的村民还有工资收入,工资不低于保亭县最低工资标准。”讲解员说:“针对五保户、六十岁以上老人、伤残人士、学生等,公司还会有专门的扶助政策。”
- 全国网媒行采访团走进呀诺达 5A景区赋予海南文化新内涵 (2015-06-28 22:21:57)
- 全国网媒记者见证爱情海岸婚礼 叹石梅湾为缘分天堂 (2015-06-28 22:21:09)
- 昔日贫困村村民住上船型别墅 保亭布隆赛景区产业化带农民致富 (2015-06-28 22:19:45)
- 全国网媒记者回味万宁“爱情海岸” 盼在这举办婚礼 (2015-06-28 22: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