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让AI写学术论文的“闹剧”该停止了

来源:红网 作者:吴晓燕 编辑:张瑜 2024-11-29 19:02:26
时刻新闻
—分享—

横图.jpg

□吴晓燕(西南交通大学)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工具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存在利用AI生成学术论文文本的现象,这一趋势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学术伦理争论。近日,复旦大学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对人工智能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的使用作出详细规范。(11月29日 中国青年报)

AI写论文并非新鲜事物。近年来,随着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深度学习模型的广泛应用,AI已经能够生成连贯、有逻辑的文本内容。一些商业化的AI写作工具,如ChatGPT等,虽然最初并非专为学术论文设计,但其强大的文本生成与编辑能力,使得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学者进行论文的初步撰写、修改乃至润色,无疑为学者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AI写论文的行为也伴随着诸多争议和挑战。

首先,学术诚信问题不容忽视。虽然AI生成的文本可以作为写作的辅助工具,但完全依赖AI完成论文,则可能构成学术不端行为,如代写或抄袭。学术论文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表述的准确性和清晰性,更在于其观点的新颖性、论证的严密性和结论的可靠性。直接使用AI生成文本的现象逐渐泛滥,甚至出现在本科毕业论文和高校研究论文等严肃学术文章的创作上,严重损害学术界的公信力和研究成果的真实性。正如近期一起211高校教授被质疑使用AI写SCI论文的事件所引发的广泛争议,AI介入不仅削弱学术研究的准确性与严谨性,而且是一场对作者学术品德的拷问。

其次,AI写论文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值得关注。例如,AI生成的论文是否享有知识产权?AI在创作过程中是否可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这些问题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界定,对学术出版和知识产权保护是一种新的挑战。此外,如果AI算法在训练过程中存在偏见,那么AI生成的论文其实是对这些偏见的再现,在“意义的建构”中渗透学术界的歧视和不公平现象。

再者,身处在AI浪潮当中的当代大学生,已然体验到了AI给课程论文、作业带来的“便利”:AI生成的文本条理清晰,还可以迅速搜集数据材料,使用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这同小学中学时期的“抄作业”,甚至让同学“代写作业”有什么区别?本科阶段利用AI完成课程作业,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学习懒惰,“不想写作业了就让AI帮忙”是多少大学生的心声。且不说诚信问题,如果不加约束和限制,滥用AI将会导致学生的惰性和技术依赖越来越大,那些本该鲜活激荡的大脑不愿意再思考,思辨能力和行动能力下降。在思想上,同那些吸食鸦片浑浑噩噩的现象别无二致。因此,学界需要一次彻底的“学术虎门销烟”。

之于监管,应明确AI使用的合法与非法边界,指定允许和禁止的AI工具,明确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AI工具,以及AI工具可以用于哪部分内容的生成,同时严厉的惩罚机制必不可少;之于使用者,学术诚信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关注AI的使用伦理,铭记责任,避免违规使用导致的学术不端行为。硬性条件即审查工具需要完善,高校和学术期刊可以引入对AI生成内容的审查系统,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学术诚信。

我们应对人类学者的智慧、创造力和人文关怀保持信心。合理利用AI写作工具,以“人”为“领舞”,以“机”为“伴舞”,实现“人机共舞”,才能促进技术进步与人文价值的和谐发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