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农具与土壤的故事,是乡土中国最深刻的注解。
从传统的犁耙,到现代的农机,变化的是劳作方式,不变的是大地永续的给予。在这变与不变之间,丰收的涵义,逐渐不再局限于田耕农事;农具与土壤的碰撞,开始跳出古老的文明传承。
于是,我们庆贺的丰收,虽仍根植于大地,却划过稻浪瓜果,停于每一个农民丰盈的内心。
▲侗家儿女在稻田忙碌。
01
“农具”,不一定是农具
对此,浏阳田溪村的村民罗铿有着切身感受。
此刻的他正在自家民宿的庭院里侍弄花草,想让参观的游客“看得见乡愁”。放在以往,这份逸致,是他不敢想象的。
那是2014年,父母妻子的病,让他陷入维谷——外出打工,便无暇顾及病榻;留下照料,钱包入不敷出。两难之下,是无解的困境。
这样的困境,也是田溪村的折射。背靠大围山南麓的田溪村,地处偏远、缺少耕地,风貌有多宜人,发展就有多曲折。
村民们留在村里,便只能从贫瘠的土壤中获取勉强温饱的收成;可离开家乡,村子便失去了振兴起来的可能。
不成想,改变命运的钥匙,竟也在曲折的土地风貌之中——既然犁耙耕不出粮食,那就换一种方式挖掘土地的价值。望着村里特有的红豆杉林、地质遗址,村支书李纪煌找到了获取丰收的“新农具”。
在村支书的号召下,村民们拿出积蓄入股,用以开发村里的旅游资源、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一场“新农具”的众筹开始了。从滑草游乐场、小水果采摘基地,到大河田园景观、跑马游乐园、玻璃桥、玻璃滑道,一个个游乐项目,因地制宜地出现在村子的景观中。
▲走进田溪村,仿佛走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群山环绕,田舍俨然。
随之出现的,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游客。
闲置的宅基地与民房,被村委会牵头打造成民宿,沉睡的土地,就这样在旅游这一“新农具”的挖掘中,重新焕发了价值。
而今的田溪村,早已摘掉“贫困帽”,成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农事之外,村民们从土地中,收获了另一种丰收。
另一边的湘潭县新加村,则在“新农具”的加持之下,获得了丰收之外的加成。
这样的加成,是村民李美林曾经梦寐以求的。
过去,荷塘里长势不好,要发愁;田田荷叶采莲忙,也要发愁。产量不好没收成,销量不好没收入。不论哪一样,都可能让一年的辛勤换不回一个鼓起来的“钱包”。
而今,每一颗莲子还藏在高高的莲蓬里,就已经有了买主。李美林只用安心采摘,就能将荷塘里的丰收,直接转换成沉甸甸的收入。
转换的关键,只是一个小小的电商平台。
▲湘潭县花石镇是全国最大的湘莲产销中心和集散中心。
一边,是无数李美林们背着背篓采摘下的莲子;一边,是对新鲜、品质有着不低要求的广大客户。一个电商平台,一场助农直播,直接把分散的李美林与客户们集纳到共同的渠道。
这是小农户与大市场实现对接的最有力“农具”。
田间地头的手机,打破分散小农形式的电商平台,让新加村在丰收之外,获得了更高效的“丰收”。
02
“丰收”,仍是丰收
从乡村旅游,到助农电商,“农具”的更迭背后,其实是随着时代变迁而来的,全新的资源整合方式。
今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深情回忆起自己的知青岁月时,曾提起乡亲们“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的愿望,并提出,“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
置于这一语境,“新农具”,或许可以理解为“金扁担”得以实现的另一重路径。
不同于直接高效的提高农地产量,这些不是农具的“新农具”,更像是农事之外的补充力量。
山丘林地多,不适应发展规模种植,那就把第一产业的锄头,换成第三产业的风景。
基础设施弱,农产品难以对接更大的市场,那就用网络连接的“新农具”,弥补农田丰收与村民丰收之间的裂痕。
农产品附加值低,无法满足市场的精细需求,那就把车间延长的产业链,“链”在田间地头上。
▲直播带货,让农产品对接上消费者的餐桌。
如果说,有形的农具革新,带来的是肉眼可见的产量增长、质量提高,那么这些无形的“新农具”,则是不可见的农业产业体系变革。
这些全新的资源整合方式,实现了土壤之上,“新农具”挖掘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丰收。
相对于田野间的金黄与饱满,“新农具”带来的丰收,能更直接地鼓满农民的“钱袋子”,甚至改变曾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继而蝶变出更长久的富民效益。
湘潭的莲子、龙山的百合、祁东的黄花菜……在电商平台这一“新农具”的助力之下,“湘字号”农产品红遍全国,湘潭本地商家“老农派”的湘莲,甚至成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上莲子类目销量的第一名。
正如杜家毫书记所说,“当我们把电商开到各个乡村的时候,农产品的销售就立刻‘旺起来’了,所以要‘跳出农业看农业’,把农业和二、三产业更好地融合起来。”
而“新农具”,正是助力湖南“跳出农业看农业”的有效途径。
▲稻虾米生产车间。
在资兴的东江湖畔,游客们可以一边摘蜜橘,一边赏山水,农家乐与民宿,带动着村民们走向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考察的郴州瑶族村里,脐橙、油茶等特色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在益阳南县,稻虾养殖下的“南县小龙虾”“南洲稻虾米”,皆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
泸溪县数千亩的猕猴桃基地里,挂果的红心猕猴桃,让从合作社领到分红的脱贫户们笑弯了眼睛;十八洞村的山泉水厂,源源不断的水成了村民致富的源泉。
从观光到新型养殖,从成立合作社到打造农产品加工厂,这些资源整合的新形式,正是耕耘在三湘四水间的“新农具”,也是农民们的“新丰收”。
从2014年到2019年,这些“新丰收”,在湖南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上,始终伴随着每一个村庄的前行,助力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助力并见证着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060元提高到15395元。
这是“新农具”带来的,农业现代化的“新丰收”。
03
“新农具”,新发展理念
而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脚步,又一次轻轻踏上湖南的土壤。
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菖蒲塘村,到益阳市的南县、邵阳的城步苗族自治县,“湘遇丰收年,幸福奔小康”的喜悦,笼罩在三湘大地。
其中蕴含的,对丰收的庆贺,一如唱给大地的颂歌,是无数湖湘儿女,对大地的赋予虔诚的感恩。
正如副省长隋忠诚致辞中所说,“九月的三湘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喜悦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温暖和亲切关怀;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民朋友和农业工作者的问候;来自于我们来之不易的农业大丰收。”
不论是农民合作社,还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抑或是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湖南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与嘱托中,依靠“新农具”,获取着农村与农民的巨大丰收。
▲《湘遇丰收年,幸福奔小康》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题活动。
从古老的稻作文明,到今天的现代农业,我们在与大地的相处中,探索着索求与给予的界限,也在逐渐增多的农具与方法中,学会了与大地的和谐共处。
“新农具”,正是这一探索中,顺应着自然规律出现的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她的本身,便蕴含着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而她在湖湘大地上,赓续的农业文明,也必将获得有关农村、有关农民的新的“丰收”。这是全面小康里,不可或缺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