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执纪,有个最明显的特点,监督者与被监督者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日子相处久了,总会有一些人情交往,如果考虑太多,执纪的“尺子”就可能拿不平。即便在监察体制改革后,纪委监委派驻的监督干部,同样面临这样的尴尬。“六亲不认不讲情面”似乎说不过去,但如果把关不严,又可能害了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处理这些人情,正确通过“人情关”则显得十分迫切。(7月13日 人民新闻通讯社讯)
“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人情温暖的大家庭,是个人情社会,由亲情、友情、爱情等编织在一起,色彩斑斓,却也错综复杂。
哲学家马克思也曾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里,人和人相处就会产生人情,党员干部概莫能外,甚至不得不面对更复杂的人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通常那些手握实权的领导干部,常常会面临“人情关”的考验:知道你有权在手,身边总有不少人整日围着你转,偶尔这个熟人有点“事”找你“帮个忙”,有时又是那个亲戚朋友请求你“通融通融”,又或者这个邻居找你“谈谈心”。面临这种情况时,有的领导干部纪律意识不强,认为不过是小事一桩无伤大雅,以人情世故为由当起“热心人”有求必应;有的便是出于私心,以“人情”为借口,经受不住人情背后的利益往来,全然乐意当起了“好人”。
作为纪检部门,即使我们拥有如铁般的纪律“双拳”,但在生活中难免会架不住“四手”人情。为人处世讲人情,本无可厚非,但有一点必须要保证,那就是不让人情变味,做到讲人情更讲原则,重人情更重法纪。
如何保证?笔者认为,整合监督执纪力量构建“一体化”监督网络是可行之举,依靠“一体化”助力。“一体化”监督可按“职责相近、行业关联、区域相邻、力量均衡”的原则,整合各级各界分散的纪检监察力量,构建党委主导、纪委监督、部门监管、群众参与的监督体系,变“单打独斗”为“兵团作战”。还可以利用舆论监督,及时还原真相,让本身带有“污点”的人洗不“干净”,让乐意“打招呼”、“说人情”的领导干部始终有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有种对权力的敬畏感,不能以权力作为“人情关”的驱动力。这样一来纪律“双拳”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在违法乱纪的“黑土地”上重重砸出一双深深的“拳印”。(衡阳县 林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