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问责”岂能“凑热闹”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谭琼飞 编辑:黄思哲 2018-11-23 14:32:24
时刻新闻
—分享—

  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问责已成为约束权力责任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问责或多或少正在走样。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地方简单以问责数量衡量整治效果,有的部门为了凑数只好挖空心思“泛化问责”,最终造成基层干部“躺枪”。(11月14日半月谈)

  事实上,像报道中记者调查所发现的那样,一些地方和部门只是以问责数量来衡量效果,才会导致挖空心思去“凑数”,而这种所谓的凑数式问责,只能让问责泛化、虚化,就是在拿着问责的“利剑”一顿乱舞,其最终结果也就是“乱剑伤人”,从而使真正该问责的却没被问责。试想一下,问责是约束权力责任的重要手段,是需要很严肃认真对待的,又岂能“凑热闹”?

  当然,凑数式问责危害也是很严重的。凑数式问责不是真正的问责,而是一种“滥罚”式的走样问责,如果说不问责是“消极作恶”,那么凑数式问责则是“积极作恶”。因为此类乱问责充斥着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大大消解了问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与形象以及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与动力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也容易助长官官相护的风气。

  归根结底,凑数式问责本质上就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作怪。有些部门和领导干部,简单的把“问责数量”看作管党治党的成效,靠“走量”来“拼凑政绩”,这本身就是形式主义的表现。还有的部门和领导干部,在问责过程中避重就轻,避过真正的问题,以“捏软柿子” “息事宁人” “敷衍塞责”的态度进行“选择性问责”,实际上就是官僚主义作风。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劣循环。

  有道是,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对于问责,不能“看人下菜碟”,也不能搞摊派、搞数量指标,而要建立健全问责标准,引入社会监督,从而确保实现精准、公开问责。实际上,无论是凑数式问责,还是不作为不问责,都要被问责。只有这样,问责“利剑”的“杀伤力”才算是用对了地方。(清风反腐专栏特邀评论员、雁峰区纪委监委 谭琼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