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1月19日讯(记者 刘玉先)近期,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改委会同21个部委印发了《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这标志着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示范区”)正式获批。
示范区范围包括衡阳、郴州、永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邵阳,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323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1万亿元,分别占湖南省的57.2%、47.1%和31.7%。
《总体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总体方案》对示范区建设提出了哪些目标和任务?最大亮点是什么? 下一步,湖南将采取哪些举措推进示范区建设?11月19日,湖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胡伟林就此接受媒体采访。
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又增添一重要平台
“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又增添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平台。”胡伟林如此评价获批的《总体方案》。
胡伟林介绍,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希望湖南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这其中,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机遇,就是要求湖南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推进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利于湖南更好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为东部地区腾出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促进自身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新格局。这也是湖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又一大实质性举措。
当前,全球经济贸易环境和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受中美经贸摩擦、要素成本、资源环境约束等多方因素影响,正在寻求新的产业承接地。加工贸易产业正处于是向东南亚等低要素成本地区转移,还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十字路口。
今年3月12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湖南带好头,“在开放上走在我国中部和内陆地区前列”。6月11日至12日,李克强总理在湖南考察时明确要求湖南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核心,全力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实体经济两篇文章,争当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
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就是针对当前形势,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对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湘南湘西地区与珠三角、东盟地区交通便利、商贸活跃、人文交流密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高产业的吸引力、承接力,探索更多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新路径和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成果,为中西部地区融入全球产业链开辟新路。
同时,通过申报建设国家级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可以强化政策激励,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向农民工输出地转移,实现劳动力就近就业、企业主返乡创业,可以极大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竞争力,并有效缓解“民工潮”带来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村空心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带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
承接产业转移,湖南有了“升级版”
“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意味着湖南要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升级版’。”胡伟林介绍,《总体方案》提出了示范区建设的四个战略定位,即: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内陆地区开放合作示范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
因此,和原来的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相比,《总体方案》明确的范围更广、要求更高、任务更重。
从目标来看,规划期到2035年,明确了3个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同联动、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2025年,示范区基本建成。2035年,示范区全面建成。
从任务来看,《总体方案》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方向”和“五大重点任务”。“一个方向”,就是产业承接方向。示范区将以加工贸易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承接发展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轻工纺织、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制造业、矿产开发和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健康养老产业、文化旅游业、现代农业。
“五大重点任务”:一是优化营商环境。这是示范区建设的首要任务。重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简政减税降费力度、推进更高水平贸易便利化等措施,打造“环境磁场”,铸就投资“洼地”。
二是深化开放合作。这是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所在。重点扩展与东南亚、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国际经贸交流合作,深化与东部地区的全方位合作,促进与成渝城市群、京津冀、中西部地区、省内各市州联动发展。同时,完善综保区、保税仓、口岸等开放合作平台。
三是建设承接平台。这是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一环。核心是提升产业园区发展平台,实现园区由单一产业开发向综合配套服务转变、由产业服务平台向创新发展平台延伸,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
四是提升承载能力。这是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工程。重点强化交通、物流、能源、信息、人力资源等支撑。
五是推动绿色发展。这是示范区建设的价值取向。通过严格产业准入标准、建设低碳循环园区、加强生态环境与环境治理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突破性政策多,政策含金量比较高
胡伟林介绍,《总体方案》最大的特点或者说亮点,就是突破性政策多,先行先试意义大,政策含金量比较高。
比如,“五险一金”方面,方案允许湖南省结合本地社会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和基金收支水平,按规定在一定区间内自行确定示范区内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费率水平。
在缴存住房公积金时,可在5%到当地规定的上限区间内自主确定缴存比例,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可申请降低缴存比例或者缓缴。
改革试点方面,方案支持示范区内符合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纳入一般纳税人资格、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试点范围。
金融服务方面,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纯中资民营企业在示范区发起设立民营银行。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动产融资业务,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开放发展方面,方案支持在示范区内实行“一单式”“直通车”“保税仓”等贸易通关便利化举措,扩大港湘直通车规模,推广“跨境一锁”模式。
“这些,都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胡伟林表示
把示范区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
下一步,湖南将采取哪些举措推进示范区建设?
对此,胡伟林表示,下一步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示范区优势,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一带一部”战略定位,顺应产业梯度转移大势,利用好国家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优化等为重点,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推进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开放体系完善、区域联动发展、行政服务高效、示范效应显著的发展新格局,早日把示范区建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领头雁”。
近期重点是抓好“五个一”:一是建立一套运行机制。拟报请省委、省政府同意,成立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并要求示范区6个市州尽快建立市州级工作机制,落实市州在示范区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形成省直单位横向协同、省市县上下联动的推进合力。
二是形成一个规划体系。抓紧组织编制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及分市州、分产业链的承接分规划或细化方案,形成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规划方案体系。
三是出台一个配套文件。在配合国家有关部委研究制定支持示范区建设具体政策措施的同时,加大省级政策支持力度,从承接平台、要素保障、财税金融、降低成本、优化环境等方面,细化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四是召开一个推进大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将于11月21日召开一次高规格、有影响的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
五是启动一批承接项目。按照示范区确定的产业承接重点,研究提出示范区十大承接产业链或承接产业集群,尽快明确具体承接项目,形成重点承接项目库。同时,选择一批前期工作充分、影响带动力大的重点项目进行集中启动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