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对中国版“丢书大作战”不该因噎废食

来源:红网 作者:张晓雨 编辑:林旻煜 2016-11-17 00:16:4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一篇叫做《我准备了10000本书,丢在北上广地铁和你路过的地方》的帖子开始在朋友圈刷屏。继两周前英国演员艾玛·沃森在伦敦发起“地铁藏书”活动之后,新世相组织众多明星、作家和媒体人发起了中国版“丢书大作战”。(11月16日环球网)

  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版“图书漂流”活动不仅没有收获预料中的赞誉,反而遭到网友一片吐槽。深究其原因,一是部分人对读书的热情不高,也疲于在拥挤的地铁上挪出时间和位置来阅读书籍;二是上班高峰期,北上广的地铁人流量过大,乘客进地铁找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额外负担,其可操作性有待商榷。然而,面对创意有加的“漂流书香”活动,我们不能片面放大其不尽完善的地方而因噎废食。

  的确,捡一本书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阅读更加方便快捷,在这一背景下,发起图书漂流活动显得不合时宜。但在快节奏之下,翻开书香味浓的文籍,享受慢阅读的乐趣,这是借助手机浅阅读所无法企及的。况且,继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的“图书漂流”传统,将读完的书本投放在公共场所,以书籍为载体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和交流,这对于提高国人的阅读热情、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不爱看书”“没有在地铁等公共场所看书的习惯”,一些网友以此来讨伐“丢书大作战”活动,但这不足以成为否认此次活动的理由。相反,正是因为人们有这样那样的借口逃避读书,我们更应该让它成为鼓励阅读一个好的开头,将“丢书大作战”作为推广阅读的一种方式,并以此为契机,回到阅读本身,而不是一味地吐槽阅读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此次新世相的良苦用心,很多人质疑其借阅读图书来营销炒作。但正如此次活动发起人所言,商业本就不是一个贬义词,如果企业能够将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开展公益活动,则这会是两全其美且能够长久延续下去的一大突破点。践行“让中国每节车厢多一个人读书”的理念,并从其他国家的藏书活动中启发灵感,其背后的社会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当然,对于中国版“丢书活动”暴露出来的瑕疵,也是不可小觑的。“丢书活动”也好,其他公益行为也罢,活动策划前,都得结合本地特色,而不是简单拷贝他国的创意。同时,要想激发公众的阅读欲,还需精准定位人们的阅读需求,对症下药,漂流书香才能更加芬芳。

  文/张晓雨(西南科技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