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如何填平让人痛心的“夺命”机井?

来源:红网 作者:张璐 编辑:夏熊飞 2016-11-13 00:03:12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这些天,河北保定蠡县鲍虚乡6岁男孩聪聪不慎坠入枯井的报道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在网络上各种关注持续的同时,救援现场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一场生死大营救,百余台作业车辆、500名救援人员参与救援,附近村民送来大量鸡蛋等食物,更有10余万的爱心捐款。然而最终结果却令人遗憾,这个6岁小孩的命运已经永远定格在了这口枯井之中。

  应当承认,从政府到民间,从当地居民到网络舆论都对这场生死大营救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救援过程中展现的人性光辉打动了无数人。据报道,在救援结束,作业车辆依次撤出现场的时候,聪聪的爷爷给所有爱心人士跪拜,以一个淳朴农民眼里最高的仪式表达感激。但是无论留给我们多少感人的细节和动人的场面,这个无辜的幼小生命还是离开了世界。

  逝去的生命已经无可挽回,但是这个以弱小生命为代价的教训却是相当深刻。农村地区的机井、枯井夺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同样,在当下的农村地区,类似枯井的遗留为何迟迟得不到重视,甚至还有多少这样的枯井张开大口,隐藏深处,发人深思却又不得而知。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接受了小男孩离开的现实之后,公众的目光就已经不能再止步于对救援过程的感动和对聪聪一家的同情和安慰,更多的是要对“夺命”机井以及以此为代表的农村废水池等等安全隐患的监管处置缺位问题的关注。换言之,小男孩坠井身亡不只是一家的不幸,更多的还是社会的不幸。这些机井,在废弃以后为何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比如就地掩埋呢?为何没有一些警示性标志来提醒人们注意呢?一再上演的悲剧,直指基层单元的粗放式治理,安全措施不到位,监管执行的不及时,甚至相关管理规定政策的缺失,这些总不能总等到付出血的代价后才引起警惕。

  对生命的敬重是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必须树立的底线意识,没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年幼孩子因为社会的漏洞而失去生命更让人痛心。当务之急要花大力气下长时间对农村地区的“夺命”隐患进行排查,对已经废弃的机井妥善处置,对还在利用的做好安全配套整改措施,特别是明确责任追究制度。一段时间以来,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是强调其实用性,而对隐性的安全因素视而不见,“只看暂时利益,不顾短板危害”,这种思维是时候换一换了。

  文/张璐(兰州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