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每年高考,网络上会有这样一句网络流行语:“天王盖地虎,全考985;宝塔镇河妖,全上211”。夸张的语言也道出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很多学生梦想着考入211、985院校。
然而,最近两篇题目分别为《一个非典型985毕业的大学简史》和《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的微信推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文章来看,字里行间之内真情流露出作者作为一名名校毕业生的无力感,不止如此,从推文下方10W+的阅读量和拥有数千个赞的跟帖留言中,都可以看出,文章更是引起了一大批大学生的“时代共鸣”。
无论成因如何,同一个时代,对于名牌大学,却有两种截然对立的声音,这值得争论,更值得深思。
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存在对不同大学毕业生的认识偏见。在习惯夹在“门缝”里看人的用人单位眼里,不是211、985院校的毕业生就很容易被看扁了。这一现实加深着学生对211、985的崇拜和追逐,以至于全班同学都祈愿能上211、985。
鲁迅很早就说过,你要灭一个人,一是骂杀,一是捧杀。社会对985、211的概念化认知,就是对这些学生的一种捧杀,这样结果就是,社会出现对名校更深层次的虚无认知。这使得很多人习惯地认为,凭借高中时的潜心攻读,再经过高考的“优胜劣汰”,最终能够进入211、985大学读书,已经是“功成名就”、幸甚至哉。
真是这样吗?有这样一种说法,对于三四年后即沦为卡奴、房奴、婚奴、孩奴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大学不过是延时进入残酷社会的避难所。更令人心生恐惧的说法是,大学生看上去也成了食物链的最后环节,没有选择空间。生物学上讲,营养级别最高,体内富集的有害物质越多。这在出于食物链末端的大学生而言,就是面临的生活挑战越来接近、越来越难。
在这种意义上,梳理以上两篇文章的内容可以发现,文章用压抑、自卑等苦闷基调揭示出了象牙塔里并不纯真的游戏规则:家境、外表、见识、人脉、情商等对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后期影响,论述的背后得出一个“上了985、211的自己一无所有”的结论。其实,不只是211、985,很多普通大学生也存在上过大学以后一无所有的感觉。《中国青年报》一项上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的人后悔读大学,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
就业虚无感的成因,包含社会的阶级属性、贫富差距,社会对人员选择的意义如同一台电视机,喜欢看并且存在又需要的节目,才会成为留下的人。但问题是,别说211、985,就是一所普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摆在面前时,拒绝的人又有几个?最简单不过的解释就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所以,对于终究要在现实生活觅得生存空间的人而言,在“上了985、211的自己一无所有”的感慨中看到自己会耽误了什么显然更重要,也更迫切。
这就有理由审视大学生自误的根本在哪里了。蔡元培早就有过清晰论述:“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或许这种自误在以前还能像《围城》里的方鸿渐做一些挣扎,但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每年文凭到手的毕业生数以百万计的时候,发出“上了985、211的自己一无所有”的自误感慨也就见多不怪了。
我也相信,在这位作者顾影自怜以及不少人跟帖“共勉”的背后,大学自习室仍然灯火通明,有更多的人在实验室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研究。而我们更应当远离对社会的任何一种极端认知,远离对211、985固有的认知偏见,这才会使得内心宁静。或许在跨入学府之地的大门那一刻就及时低下头,才会在未来百里选一的岗位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那时,再去仰望星空,也不迟。
文/强德平(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