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供给侧管理助推宏观调控方式创新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作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何自力 编辑:杨滋 2015-12-22 16:33:55
时刻新闻
—分享—

  供给侧管理助推宏观调控方式创新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作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何自力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加强供给侧管理,将其作为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市场经济运动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标志着宏观调控指导思想和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需求侧管理指在宏观管理中主要通过财政和货币财政等经济手段对需求进行调控,间接达到调控供给的目的,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需求侧管理的逻辑是:政府调控需求,需求引领供给。供给侧管理指在宏观管理中对供给进行直接调控,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供给侧管理的逻辑是:政府调控供给,供给创造需求。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将二者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宏观管理水平,有助于防止经济比例关系失调,有助于克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协调稳定运行。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不断加强,政府主要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经济手段对需求侧进行调控,以达到间接调控供给,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目标。应该说,这一改革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主要靠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的做法具有重要突破意义,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是正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指出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的同时,还应该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二者不可偏废,表现在宏观调控上,就是在重视需求侧管理的同时,还应该重视供给侧管理,否则,生产要素的不合理配置、供给与需求的失衡在所难免,目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产能过剩严重、库存大、杠杆高、产品质量等级低下等问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强供给侧管理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将其作为推进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手段,强调通过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共同发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和体制机制实现了重大创新。

  加强供给侧管理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而是要在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的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宏观调控能力。与需求侧管理相比,供给侧管理比较重视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但是这种直接干预不同于计划经济下的行政命令式干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侧管理是在充分尊重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利益为导向的,是以为企业创造更为优越的营商环境和更有力的竞争优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供给侧管理有诸多优点:其一、有助于对现有企业进行快速的关停并转,淘汰落后产能;其二、有助于对优秀企业进行精准定向支持,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其三、有助于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其四、有助于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其五、有助于激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更加适销对路产品;其六、有助于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显然,在宏观管理中充分发挥供给侧管理的作用,对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作用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加强供给侧管理要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加强供给管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供更多高质量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加强供给侧管理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加强供给侧管理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通过供给侧管理加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加强供给侧管理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通过加强供给侧管理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加强供给侧管理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法、两点论,更好发挥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协同作用,提高宏观调控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快速运性;加强供给侧管理要求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供给侧改革着力打造中国制造新品牌,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