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去哪儿:新化、通道、赫山、城步、新宁、新田、石门、辰溪、嘉禾、岳阳楼、借母溪、溆浦、光明村、桂东、安乡、慈利、鸭头村、麻阳、常宁、桃江、桃源、石鼓、双牌
红网记者 刘玉先 株洲报道
“真心感谢刘书记的到来,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8月27日,在湖南省株洲县南阳桥乡竹基村湘江边,“湘江七桥”项目部负责人叶冬握着南阳桥乡党委书记刘行国的手,有些激动地说。
叶冬的感慨,并非夸张。
就在这一天,叶冬特意调来挖机,准备在竹基村的菜土上作业。而因为租地补偿款以及补偿面积还未落实到位,闻讯赶来的村民找到叶冬理论,并一度出现阻工的现象。情绪激动的村民直言:“补偿款到位之时就是开工之日。”
“请大家放心,补偿面积不会少大家一寸,补偿资金也不会少一分。”刘行国向围拢过来的群众承诺,补偿款将尽快发放到村民手中,河滩上那十余亩菜土是否在补偿范围也将尽快协商解决。
作为株洲县的一类乡镇,又是株洲县南州新区的主区域,南阳桥目前在建的重点项目就有八个。在刘行国看来,要实现南阳桥乡跨越式发展,就得为项目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了解项目进度 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其实这已不是刘行国就“湘江七桥”项目第一次来竹基村了,在这之前,他就曾因租地补偿金额以及补偿方式的问题多次来竹基村。
就在上个月,株洲市重点工程“湘江七桥”启动前期工作,因为项目经过竹基村,需租用竹基村28亩菜土作为施工场地。“当时项目部给的补偿为每亩每年2400元,这补偿金额显然太低了。”竹基村支部书记曹发明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村民便以蔬菜种植为生。
目前,整村拥有千余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主要种植韭菜、香葱、大蒜、芹菜等佐料菜。其中每斤芹菜的价格基本都在5元以上,香葱也常年四季受到菜贩子的青睐,株洲市中南菜市场中近四成的菜品就来源于竹基村。
曹发明举例,村民黄发安家有2亩多菜地,种植了芹菜、香葱、大蒜等佐料菜,一年下来,纯利润近3万元,也就是说每亩菜地的纯利润在一万元以上。“而项目部给的租金却只有2400,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一时间,如何让村民满意又能让项目部接受也成为刘行国当时面临的难题,在反复沟通、协调的基础上,最终刘行国提议,在原补偿标准的前提下,建议再对每亩菜园给予3000元的青苗补偿,同时在租赁期满后,菜地的恢复工程由竹基村具体负责实施。
今天,刘行国特意来竹基村就是想将这一好消息告诉村民,并现场查看工程进展。怎料,新的问题又随之产生:除去已经租用的28亩菜地外,村民们认为菜地下面的十余亩相对荒凉的河滩菜园也应该补进去,同时在补偿款未到手之前项目不能施工。
“突然间冒出来的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在我的意料之外。”刘行国介绍,目前问题的焦点在于河滩上那十余亩菜土应不应该算入补偿范围,按民众的说法,十余亩菜土都各有其主,没涨水的年份都种植有农作物。而航运部门则称,这地块属于河道浅滩,所有权不在竹基村。
面对莫衷一是的说法,刘行国喊来几个村民就着菜园席地而坐,商议菜地被租用后如何再就业以及补偿款的问题。被租用了一亩菜地的黄发安坦言,大家也都期盼大桥能早日建成通车,因为这样卖菜的物流成本将大为减少,前往株洲市区也将更为快捷,但河滩菜地希望政府及项目部能给予考虑。
听闻就要动工,特意过来挖红薯以减少不必要损失的朱德清老人则建议,项目启动后,希望项目部能安排一些技术含量较低、又能熟悉操作的活给村民,让空出来的劳力有地方去。
“河滩菜地我们将尽早协商解决,已经签了协议的租赁菜地,补偿款将尽快到位,面积不少一寸,资金不少一分。”听完大家的发言,刘行国向大家保证。
查看村组公路 为村集体解后顾之忧
与竹基村同样大面积种植佐料菜的城塘村,近些年在路网不断健全的大背景下,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出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当年为将蔬菜卖到菜贩手中,经常是凌晨一点起床将蔬菜打理好,然后再肩挑手提,步行十余公里赶在天亮之前将新鲜蔬菜送到菜贩子手中。夏秋季节还好,而春季多雨时节以及冬天,经常要冒着大雨和严寒几经周折才能顺利将蔬菜贩卖出去。”回忆起当年的心酸,罗伟民唏嘘不已。
罗伟民介绍,不仅是菜农,小孩子上下学也艰辛不已,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路没修好前,物流成本也是相当的高。而现在水泥路到组、到家后,菜贩子都是主动上门进行收购了,人也没有之前那么辛苦了,每亩菜的纯利润也相对提高了。
但问题也随之产生,城塘村支部书记刘爱东介绍,这些年村里面共修建通组公路近十公里,因为城塘村没有其他企业,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尽管有上级拨款以及村民自筹,但几年下来,村里还是负债十多万元。
同时,如何将村里面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刘爱东也有些爱莫能助。刘爱东向刘行国算了一笔账,目前行情下,流转一亩田土的金额也就七八百块钱,之前也曾有大户愿意出价一千元每亩将城塘村的菜土全部流转过来,但现实是,在菜价不大面积波动的情况下,每亩菜地一年的纯利润至少在一万元以上。
一时间,如何找到两全其美的法子,进而将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也成为城塘村支两委面临的挑战之一。
“要想富,先修路。”刘行国明白,在帮助村里面解决债务的前提下,长远来看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最大效益的利用健全的路网,招商引资,发展集体经济,将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你们放心,村里面因为修路而欠下的债务,部分我们将报给交通部门,将其纳入农村公路建设范畴,多少给予一些补助,另外一些可以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尽量为你们解决。”对于如何壮大蔬菜产业,刘行国则建议,在广泛征求菜农意见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建立城塘村蔬菜协会,一来可以集体抵抗菜价波动给菜农带来的损失,二来可以定期邀请农业方面相关专家、学者,就蔬菜种植、销售给予专业的辅导。
检查高排水渠 叮嘱村民要有保险意识
在路网健全的前提下,村民能否从农作物上获得最大的效益,农田水利设施是否完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这不,袁家洲村68岁的刘滨生老人,就因为去年罕见的大旱以及村里面水利设施的不完善,十亩水田几乎绝收,直接经济损失上万元。刘滨生介绍,为尽量减少损失,自己还连续半个月在水渠边“守水”,但因为僧多粥少、加上水渠年久失修,最终能流到自家稻田里面的水几乎没有。
好消息是,上半年启动建设的袁家洲高排水渠已基本完工,只待安装好抽水机等设备后,就可以投入使用。新修的高排水渠水渠长800多米,能灌溉农田300余亩,涉及袁家洲村铁铺组、袁家洲组大部分农田,整个水渠耗资20多万元。
在袁家洲村支书王志纯的带领下,刘行国一路了解高排水渠修建及资金方面的情况。“水渠财政补贴十余万,村民自筹了6万多元,但即便是这样,目前村集体还是欠债近十万元。”王志纯介绍,水渠修好后,基本上一劳永逸,至少50年内碰上干旱天气也不会出现水田无水的情况。
这样一来,村民们也不再要为农田是否有水而担忧了,目前市面上粮食的最低收购价为125元/百斤,以刘滨生老人为例,一年下来光水田这一块,就将增收上万元。
“修建水利设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资金的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可以将其列为‘一事一议’财政补贴项目。”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刘行国还叮嘱王志纯,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比较大,尤其是种粮大户,既要买农药化肥、又要请劳动力,成本比较高,因此要有市场观念和保险意识。
离开袁家洲村,刘行国又马不停蹄前往乡敬老院。其实,刘行国对于乡敬老院的老人们,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每个月他总要来上三四次,上一次给敬老院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效果如何,刘行国要来摸摸底。
“前阵子一大清早去查房时,我们发现一个老人不见了,全院上下搜查都没有找到,大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敬老院院长孙友余介绍,联想到院里面新安装的监控系统,立马查看当日视频,发现老人早上4点多爬围墙出去了。“这东西好,通过监控,可以随时了解老人的一些突发状况。”
今年敬老院又投入了十余万元,对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对象,请专人进行照顾护理,率先在株洲县安装了全覆盖的监控系统,并在每个房间配备有应急呼叫器,以便随时掌握院内动态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NextPage]
记者手记:口碑从何而来
“刘书记来南阳桥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对每个村的情况可以说了如指掌,这家有几亩菜地,那家儿女又都在哪里工作……”南阳桥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
“没事的时候,刘书记就喜欢一个人到村里面去走走看看,和村民们拉拉家常,了解他们的想法以及希望乡镇为他们干的事情。”工作人员介绍,敬老院监控视频的安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都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口碑从何而来?
“其实老百姓很单纯,他们就希望干部能多陪他们聊一聊、走一走,办一点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好事和实事。干部的口碑从哪里来,就是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实事当中来。”刘行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