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八种应急避难场所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 编辑:徐放 2014-06-30 10:37:14
时刻新闻
—分享—
  八种应急避难场所
  
  编译/李忠东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
  
  以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为例,它是2013年以来全球最强的台风,也是有气象记录以来西北太平洋上登陆的最强的台风——强度强,移动速快,路径曲折,恣意施虐,所经之处无不深受其害。以菲律宾为例,据该国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灾情通报显示,全国44个省份受灾总人口达到907万人,其中187万人流离失所,仍在避难中心内外接受救济。受损的房屋数量也大幅增加到27万多栋,其中逾15万栋房屋完全被毁。截至11月15日晚间20时,超强台风“海燕”已造成菲律宾3631人遇难,12487人受伤,另有1179人失踪。
  
  灾难发生后,救灾重建有一段非常漫长的道路要走。首先要抢救幸存者,为他们提供安全、健康和环保的避难所。美国“未来创新设计博客”网站(www.inhabitat.com)11月14日推荐介绍了八种可以迅速启用的应急避难所,能使用不同的技术来解决交通、电力、保温和用水的需求。
  
  宜家(IKEA)简易太阳能避难所
  
  这种简易住房由瑞典宜家基金会和联合国难民署合作开发,使用轻便的塑料材料,运送方便,装配容易。它面积188平方英尺(大约合17.5平方米),是标准救灾帐篷的两倍大小,可以舒适地睡下5个人。只要用短短的4小时,便能将其组装完成。简易住房的屋顶安装有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因此在漆黑的夜晚就不用点燃蜡烛或煤油灯照明了,消除了火灾隐患。另外,屋顶还能够反射70%的日照热量,保证室内在炎热的天气里白天凉爽,夜晚温暖。宜家简易太阳能住房不仅比较舒适,还注意保护隐私,让难民生活得更加体面。
  
  便携式泡沫避难所
  
  由MMAS工作室和建筑艺术家西普拉诺·查斯合作开发的这种非永久性房屋独出心裁,用轻质塑料膜装在一个铝制框架上制成,服装、物件或其他材料都可插入塑料膜中起隔绝作用。它能简单到以任何方式进行搬运,而且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使用户享受到基本的当代舒适生活。泡沫避难所由适合为期两天生活的初始套件和能满足长期居住需要的各种装备配件组成,供无家可归者使用。立方体房屋不仅提供了私密性的存储空间,而且具有可调节的环保隔热功能。这种自支撑结构的独立生活设施超越了传统帐篷,水管、小厨房、洗衣和照明设备一应俱全。流动性和灵活性使居住者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对各种环境背景做出反应。
  
  手风琴避难所
  
  这种第一反应紧急避难所由建筑设计师马修·马龙、阿曼达·戈德堡、詹妮弗·梅特卡夫和格兰特·麦克莫设计,可以给四口之家提供一个迅速安身的地方。它用聚丙烯制成,能够折叠成马蹄或平面等多种形状,完全取决于如何使运输更加便利。将这种住房安装好只需要几分钟,而且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屋脊和折叠的地方可以用来收集雨水,基本满足用户对水的需求。无论手头有什么材料,都可在恶劣天气给住房隔热。
  
  EDV-01紧急避难所
  
  DiawaLease公司开发的这种高科技避难所是一个不锈钢集装箱的产品,里面有双层床、办公桌、小厨房、淋浴设备、生物厕所和储存物资的仓库等。一个液压泵可以使EDV-01的墙壁升高一倍,形成两层结构。四个液压支柱能保持整体结构的平衡,使它稳稳当当地屹立在崎岖的地面上。EDV-01解决了救灾现场缺水和缺电两大难题,在外部没有任何资源补充的情况下,每天可以从空气中收集足够两个成年人使用的20公升饮用水,由屋顶的太阳能系统和燃料电池提供电力,维持长达1个月的时间。它不需要现场组装,可以用卡车或直升机运送到需要的地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EDV-01紧急避难所像素化的外壳,能够发亮用作引导标示,向人们提供重要、紧急信息。
  
  AbleNook便携式避难所
  
  这种多用途的避难所由美国南佛罗里达州大学的研究生尤贾·森罗斯和肖恩·贝尔德西亚设计,内有多个卧室、厨房、工作空间、储存室和浴室。它是一种使用同一类通用铝预制墙板(称作结构绝缘板)制作的活动模块,可用作住房、教室甚至办公空间。AbleNook使用简单,可以单一或双重部署,尤其适合灾后重建。这种速建房屋还可以轻松扩建,非常便于携带,组装使用时不需要任何其它工具辅助,也不必掌握任何建筑技巧,大约两个小时即可安装完毕。
  
  折叠避难所
  
  这是中国建筑师在受到折纸的启发之后设计的几何折叠结构建筑,模样简单而优雅。他们利用竹和再生纸等可再生材料,折叠成各种各样美观的结构形状。由于提供了结构的完整性,因此可以在工厂快速生产。折叠避难所使用一种预先组装成坚硬几何形状的竹竿,安装后可以用再生纸把室内的房间隔开来。使用轻型模块化结构的房屋物美廉价,能够大范围地建造。
  
  “绿色地平线”活动避难所
  
  这种金属框架结构的避难所由绿色地平线詹姆斯教皇设计,用100%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建造,十分环保。它配备有电气和管道系统,能够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生物燃料发电机自己发电,用不完的电能可以出售返回给电网。在没有外部支持时,避难所能够维持一家四口一个星期的食品、电力和用水。它安装有轮子,可以被卡车拖走,也能装上火车甚至装入集装箱运走。在需要时,把几个质地坚固的避难所堆叠在一起便组成了一个社区,共享电能和水等资源。
  
  塔状救援避难所
  
  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建筑学院设计开发的避难所是一个庞然大物,名叫“乳齿象”。为了确保电能和用水,顶部装备有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和雨水收集系统。“乳齿象”实际上是一种在所有地形表面都能行驶的两栖车辆,可以将6层高的塔状救援避难所运往洪涝、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紧急救援现场。它配备有多个升降机,可将避难所从地面举起,保护里面的灾民免受次生灾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