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办扶贫工作队来到永顺县芙蓉镇保坪村,为农民孔德新送来10头猪仔。(资料图片) 符文斌 向春霞 摄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横江桥乡朝阳村的村民小组长滕凤云在帮助贫困孤儿车庚何采摘香菇。该村党员通过“一帮一”、“几帮一”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孤残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加工生产业。(资料图片)马良文 彭娟 摄
本报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钟永红 黎娟 实习生 汤晓旭
经过多年扶贫攻坚,我省贫困人口总量大幅减少,但现有的贫困人口由于致贫原因不一,以往的普惠式扶贫政策效应递减。
如何帮助每个贫困户“斩断穷根”?怎样避免扶持措施“脱靶”,确保所有贫困人口赶上全省小康步伐?
时至4月,我省64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下一步,将为每个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并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标志着我省开始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瞄准每个贫困户进行有效帮扶。
识别贫困人口并建档立卡
据省扶贫办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我省仍有640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扶贫标准以下,51个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片区)县(简称“重点县”)集中了近70%的贫困人口。
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说,如此多的贫困人口,在如此广的地域,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和全面小康的双重任务,必须有一个以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机制作为保障。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直接指向并立足贫困人口脱贫解困。也就是说,以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大水漫灌”式扶贫,将变成“精准滴灌”式扶贫:依据贫困对象档案所载具体信息,分类指导,采取有针对性的持续帮扶措施。
如何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乡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办复核、县人民政府审批”的程序,由群众全程参与和监督识别工作。
农村贫困户包括四类,即: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和五保户。扶贫户必须是以户为单元,家庭主要劳动力在6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和较强脱贫愿望、处于扶贫标准线下的农村家庭,享受扶贫政策;而扶贫低保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和脱贫愿望的低保户,既享受低保政策,也可同时享受扶贫政策。民政部门已识别登记的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这次全部纳入贫困人口一并建档立卡。
省里统一组织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地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脱贫目标,并实行动态调整。在10月底前,完成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并录入全国贫困农户信息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
瞄准贫困人口,扶真贫
“贫困人口被准确识别和建档立卡后,精准扶贫才有了基础,才能通过‘量身定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把贫困人口托在‘底线’之上,帮助他们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道‘门槛’。”省扶贫办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贺丽君认为,对我省扶贫工作来说,640万贫困人口就是最大的“真贫”。把640万贫困人口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实行信息化管理,才能瞄准贫困人口,才能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持续性。
直接打通专项扶贫到户的通道。《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2011-2020年)》确立了“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我省先后实施了整村推进、高寒山区村脱贫解困、攻坚示范村、彩票公益金、互助金等扶贫项目,村级工作平台基本建立。但由于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贫困信息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扶贫到户“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推进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将打破贫困需求和扶贫力量之间的“信息鸿沟”,实现贫困人口同帮扶政策、资源的有效对接。
为“大扶贫”格局搭建通用平台。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下,通过贫困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建立贫困农户信息系统,不仅可为扶贫和民政部门的工作提供依据,也为发改、住建、教育、卫生、水利、农业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一个通用平台。相关部门可以利用这个信息系统,快速、准确地找到贫困人口,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同时,也为社会各界开展扶贫济困畅通了信息渠道。
为开展贫困监测提供有力支撑。通过调查,准确掌握贫困人口家庭成员住房、交通、饮水、教育、社保、产业、技能等详细情况,纳入贫困农户信息系统综合分析,形成相关数据资料,既能对各市州、县市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进行客观评估,也能对全省贫困状况进行科学研判,增强扶贫工作的前瞻性,从而更好地制定政策措施。
帮扶到户,措施到人
开展精准扶贫,防止扶持措施“脱靶”,我省将深入分析每个贫困户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帮助贫困村、贫困户编制脱贫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探索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等有效帮扶方式,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直接帮扶模式。对既有产业发展愿望、又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在政府组织和引导下,直接参与区域特色产业开发;通过以奖代扶、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直接帮扶。
——委托帮扶模式。受贫困人口个人或集体委托,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将国家给予特定对象的扶持资金直接委托给有意愿合作的、有社会责任的、讲诚信和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行项目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相互间以契约形式,明确责权利关系,项目收益按比例与贫困人口分成。
——股份合作模式。秉承贫困人口个人或集体意愿,鼓励探索将贫困人口户的政策扶持资金、土地、林地和水面等生产资料折价入股,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统一管理和生产经营,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股份到户、利益到人。
帮扶到户,措施到人,帮助每一个贫困户“斩断穷根”。怀化市在识别贫困人口的基础上,着手实施生活保障到户、住房保障到户、安全饮水到户、供电通信到户和就学保障到人、就医保障到人、就业培训到人、产业扶持到人及道路通畅到村“9大到村到户到人”扶贫攻坚工程。省委、省政府明确,将建立和完善驻村工作队(组)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