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谈高考改革:
“将招生自主权还给高校,双向选择”
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
现在公布的高考改革方向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无论是“英语一年多考”还是“文理不分科”,都不可能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也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高考改革的关键就是将招生自主权还给高校,让学校自己挑选学生,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力,去报考心仪的高校。
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被视为中国高校改革的“先行者”。两会期间,针对高考制度改革、高校去行政化、教育公平等热点,张尧学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高考改革】 学校与学生“双向选择”
“企业招人由自己来考核,学校招生为什么就不能自己说了算,而只能凭借高考成绩来录取?”张尧学认为,正是这根“指挥棒”才会衍生出诸如“异地高考”、“素质教育空谈”、“学生负担过重”、“教育资源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
他给出的建议是,取消统一的选拔性考试,由学校以自主招生的方式来选拔人才。他认为,国家可以组织类似于美国SAT的毕业考试,检验学生的基本学习水平,学校录取标准由自己来决定,从招生环节就开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理念。“一旦招生由学校说了算,现在基础教育中盛行的择校、补课、师资等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因为没有了高考,也就没有了一样的试卷和答案,才会真正出现个性化教学。高考改革绝不是目前所探索的相关科目分数调整、考试次数增加的方式所能改变的。”
张尧学认为理想的招考状态,应该是学校和学生间的“双向选择”。各校各个专业应围绕学科建设,设定合理的人才需求类型和培养模式,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招考办法。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对照学校的录取标准,来挑选学校。“这样最直接的好处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很清晰,不会千篇一律去搞题海战术。学习目标有了差异化,学习、教学方法都会出现个性化,所谓创新性人才培养等也不是问题了。”
【自主招生】 农村娃报考,政府补贴
自主招生目前在许多学校已开始实施,但由此产生了许多“自主腐败”的问题,该如何杜绝?
张尧学说,首先,学校应制定一套详细的招考办法,办法形成后,必须向社会公布,可以适时调整,但基本是稳定的、不轻易变动的。其次,要有严格的监管机制,如违规招生,要以严格的法律惩处。换句话说,就是其公开透明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对于自主招生中出现的边远山区和农村学生因经济原因,或信息不对称导致错失报考机会的现象,张尧学认为也很好解决:一是政府和部门拿出专项经费补贴给农村学生和学校,帮助他们去报考学校。二是高校可针对这部分学生,给出相应的招考政策和办法。
“总之,目前每年高校招生的规模达到几百万人,用同一个标准、同一把尺子去衡量这么多考生,这是绝对错误的。”张尧学强调。
【教育公平】 教师和校长异地轮岗
教育资源不均导致教育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张尧学认为,将教师和校长异地轮岗形成制度,有助于改变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
谈到具体的轮岗方法,他认为,区域内名校的名师应该每年有1/3左右的人,到条件较差的学校轮岗,校长和教师轮岗时间至少要3年。为保证轮岗顺利实施,一方面要对轮岗教师和校长实行年薪制,且工资收入要远高于在本校的工资;另一方面要有一些强制性规定,不让轮岗变成一句空话。
【高校治理】
教授治校和治学
张尧学认为,高校行政化这个老大难问题,关键得靠“教授治校和教授治学”来解决。在中南大学实施的改革中,教授委员会是一大亮点,目标是通过教授委员会探索建立大学的民主管理机制,让教师员工都来参加大学的管理,这也是破除高校行政化的利器。
对于高校管理,张尧学还认为政府部门要转变思路,不能把学校当作一个机关或一个事业单位来管。“现在高校要进一个老师,要找一个学术带头人,或要任免一个处长或二级学院院长,甚至很多绩效考核和采购都需要到相关部门去报批审核,这完全不符合高校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张尧学说,政府和部门应将高校视为一个学术单位进行管理,管理中也要遵循学术自由和理性批判。
【制度建设】
高校改革根本所在
自上任中南大学校长起,张尧学便一直为高校改革作出一系列探索。张尧学坦言,目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挑战也越来越大。他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并表示“如果改不好,随时准备辞职”。
今年,张尧学提出了学校以制度文化建设为重点。所谓制度文化,除了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还要有形成执行的自觉。
“中国从来不缺乏改革创新,但缺的是如何将改革落实到底,变成一种自觉习惯。大家都只讲建设制度,而没有执行制度的文化。这一点,高校里也表现得很突出。”他表示,要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改革积极性,让所有人都参与见证改革,并享受改革成果,让改革成为大部分人的自觉行动。
■三湘华声全媒体特派记者
王文 黄京 实习生 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