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生态城”、“宜居城”、“山水田园都市”正成为不少地区城镇化建设的一个响亮招牌。可是从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观察来看,部分地区已经误入歧途。一个显著的表现是,不少打着“生态”旗号的城市,竭尽全力的建设宽阔大道、珍贵树木、大型广场;人工湖、人造景、大草坪等所谓“宜居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
从表面上看,这大片大片绿色确实美化了城市的景观,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但就整个大环境而言,这样的“生态建设”付出的代价是极为沉重的。
而导致这些现象的正是长期以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干部的考核遴选机制以及错误的政绩观导致了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功利化、短视化现象,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片面追求所谓的“生态”,忽视民生问题的解决。在检验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的评价标准上,“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往往又影响了领导干部的思想,造成领导干部想干又干不好建设工作。
往往是,毁坏青山绿水、耗尽各种资源的竭泽而渔者得到鼓励和提拔,而顾及发展代价和成本、尽力保护生态环境、旨在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人受到贬损和排挤。特别是重复性甚至是破坏性的增长,更无法完全体现经济发展对人民福利和社会保障的促进。用GDP衡量干部的政绩及任用,并作为考核提拔任用干部的尺度,自然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追求GDP,不惜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治理污染又创造了新的GDP;许多不讲质量的粗放型发展,破坏了环境、污染了水源、毁坏了生态,为了单一的GDP丢了绿水青山。与此同时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追求政绩,滋生“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这些都无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发展循环经济,无法有效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进而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所以,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切实负起责任,自觉行动起来,切实将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及其措施、要求等内容付诸实施,彻底解决“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坚持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履责,只有每一个党员干部都以“抓铁留痕”的落实力度来形成巨大的抓落实工作合力,才能让经济发展导致的“伪生态”等这些老大难问题、不好啃的硬骨头得到有效治理。
文/何佳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