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缓缓走上了的人民大会堂报告台。他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半个小时之多,他坚持站着做完了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的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9月17日《中国青年报》)
是谁让92岁老院士演讲时蒙羞
活动组织者没有考虑这6000名新生到底愿不愿意听,强行地将他们推入会场。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以为自己想听的别人一定也想也应该听。这就是权力的蛮横。别忘了,时代在变,学生的心理、兴趣也在变。一个教育者采用蛮横的手段,让学生去听演讲,即使演讲者是德高望重才智兼备之人,注定也会有反对声的。
听演讲报告,应该是自愿原则,不能赶鸭子上架。一个大学教育者,不顾及别人的自由,只是一味地使用权力,这不是一个教育者应该做的。倘若换个做法,采取自愿原则,并广而告之,那么不感兴趣的同学也就不会来了,也不会出现大批学生呼呼大睡的场面,继而吴老也不必遭受如此尴尬之羞。[详细]
不必对“院士演讲学生睡倒”过分阐释
“睡倒的学生”终究是少数。他们代表不了大多数认真聆听演讲的在场学生,更代表不了全体90后。虽然照片的近景中接连好几个学生都趴在桌上,但再细心观察,远处成百上千的学生都在“昂然挺立”、专心听讲呢。因此,因为少数人“睡倒”而给全体90后学生贴上“垮掉”的标签,显然不符合实际。
不管理由多么充足、多么正当,在一位坚持站着讲课的92岁老人面前,“睡倒”的行为都是缺乏尊重、缺少教养、必须批评的。笔者只是想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人都完美的愿景只存在理想化的真空之中,几个学生听课睡觉,不值得大惊小怪。这6000多名新入学的研究生中,只要有一名或几名学生因吴老的演讲而触动内心,进而发奋图强有所成就,他的辛苦就没有白费,他的坚持就有价值。[详细]
请到了重量级的嘉宾无疑是揽了“金刚钻”,但如果把报告会的“瓷器活”做好,的确要花一番功夫。现场秩序、音响效果还都是其次,就怕到场人数不够,扫了演讲者的雅兴。于是乎,很多被“拉壮丁”的情况出现。如果当场演讲的内容不是自己主观感兴趣的,听讲者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加上时间是下午这个人体困乏的阶段,是难免有一些听众打起了瞌睡。
瞌睡的学生其实是“恰好”被镜头捕捉到,但殊不知还有更多的学生在洗耳恭听。在这个本领恐慌的年代,任何一个知识获取途径都被挤得满满当当。著名大学网络公开课的火爆便是一例。对于那些“午眠不觉晓”的学生们,不用我们去叫,他们自然会醒。研究生出身的他们,恐怕也不会因为一场瞌睡,就被定义成扶不起的阿斗。而人生的考验,也不仅是在这个昏睡的午后。青春的慵懒,你我都曾有。如果要冠以“年轻一代人”的反思,恐怕也是种过激反应吧。[详细]
既已“志存高远”,那先打个盹吧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片荒漠。当失去了前行的方向,再美好的理想也会变成海市蜃楼。由此产生的各种内心浮躁,促使人们急功近利,如何还能做到宁静致远?对于这批新入学的研究生来说,看似时代的幸运儿,但他们既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得益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受害者。要让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考试机器”,去追求远大的理想及对事业上的抱负,同样也有点“讲故事”的味道。
这批新入学的研究生的“志”,无非是比一般人高一点而已。但追求的目标是一样的,也是对名利地位的向往,不过是用学历这块敲门砖,打开幸福之门罢了。虽然吴良镛院士的《志存高远身体力行》,或许更是让他们打开人生辉煌大门的金钥匙,但这个“志”,在急功近利的实现中显得太“高远”。即然这样,觉得高不可攀的学生们,就还不如先在脚踏的实地里打个盹。当然,也是这些带着某种逆反心理的年轻人,才敢在前辈面前“美梦成真”的。
新闻图片中可以清晰的看见大批仍在专心聆听的身影,睡倒的学生终究是少数,可为何我们只看得到睡着的学生?就像不久前媒体报道的某高校外惊现“开房大厦”,但其实“小旅馆一条街”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这总给我一种错觉:仿佛现在往大学生身上泼污水是一种潮流,把大学生和“垮掉的一代”联系在一起,能给很多人以快感。但我们即便证明了这个不存在的命题,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我们真的期待大学生们垮掉吗?所以,还请这些人摘掉有色眼镜,也看看挺直身子、认真听讲座的大学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