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9点20分左右,网友@樊大方发出了一条求助微博,微博中称一名叫曾丽君的大二女学生9月1号在成都转车去广汉的学校时失踪,已经三天。上午10点,四川新闻网记者通过微博上预留的电话联系上了曾丽君的家人,电话联系人自称是曾丽君的表哥。自8月9号搭错车的女大学生被杀害一来,全国已发生6起女大学生失踪案。
女大学生屡遭不测,我们该如何反思?
大学生出问题了吗?还是我们社会治安出了问题?还是对女大学生的教育出了问题?从高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社会治安到社会风气,从女大学生群体到人性弱点剖析,可以说包罗万象,处处挖掘,似乎女大学生一夜间成为了懦弱的代名词,成为易受伤害群体;似乎一夜之间女大学生遇害案成为包治社会百病的药引子。
面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各类讨论,我们似乎必须明确一个事实,女大学生屡遭伤害案,是偶发的还是具备着一定的必然性?如果有权威机构发布这个8月所发生的所有案件的话,或许得出的结论不仅仅是“女大学生受害案”突出了,会发现有着更多的诸如某某治安、某某医闹等案件也是屡有发生。只是被舆论和媒体高度关注的事件是民众所无法控制的,曝光机率和引发的围观也不尽相同。[详细]
女大学生失联折射顺风车管理的司法羸弱
就目前来看,这位女大学生还仅仅是处于失联状态,还不能就此判断是上了坏人的车亦或是进行其他方面的个体延伸,但可以肯定的一个事实是,目前“顺风车”之混乱现状,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规范。
目前关于“顺风车”的争论,还仅处于利弊存留等表象,而对于这一行为本身的法律性质认定却并没有厘清,这就造成了“顺风车”管理的司法羸弱,那么出了问题就是的责任归属十分模糊。一方面,法律的缺失必然造成管理上的漏洞,别说是无法阻止违法行为的发生了,退一步讲,即便是发生了纠纷,而此时由于“顺风车”多为口头协商,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便无法明晰。[详细]
我们不能指责金某,或许她从小到大的教育中,并没有涉及如何识别自我是否深入险境,反而更应该反思当下的教育,到底交给了学生什么知识?除了“八股取士”框架式教育外,有没有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危险辨识、自我防卫等技巧,有没有教给学生在遇到危难时该如何自救?
大中小学关于安全意识培训的课程几乎没有,即便有也仅限于火灾、地震等如何自救,这也是许久才展开一次的演练。一些学校认为这方面的知识不需要培训,学生大可在实践中自己摸索,却道是多么痛的领悟![详细]
别给“女大学生被侵害事件”贴标签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报告显示,全球的凶杀案中,有79%受害者都是男性,只有21%的受害者是女性。在中国这一数据分别是78.1%和21.9%。这倒不是无视这种犯罪行为的危害性,而是因此被放大的社会阴影,不说造成人人自危的严重后果,也足以让相关的家庭和个人感到恐慌。这种在某个社会群体引起带有普遍性的不良情绪,是包括灾难在内的各种突发事件中都应该避免的。如果把“女大学生被侵害事件”,渲染成“女大学生怎么这么蠢”,或者“社会怎么这么乱”?不但不符合实际,而且有可能忽略了与犯罪有关的其他方面。
也许有人会说,就算提个醒有什么不好?但是,“提醒”应该是在常识性上的,如果言过其实,就难免起到误导作用。就说女大学生出门吧,人们一方面提倡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能力,而现在又让人觉得女孩子单独外出很危险。而事实上,社会治安真的如此不堪?再说“黑车”,无非是一种违反客运管理的行为,其危险性是在客运安全上的缺乏保障,并不意味着更大的违法必然。如果给这类案子贴上“女大学生”和“黑车”的标签,势必放松了对如何让公共空间不那么危险的反思。[详细]
其实社会上每天都会发生各种不同的犯罪案件,受害者身份各异,“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只是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的新闻性,而备受媒体关注,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自然更多人会有一种“失踪的都是女大学生”的错觉。因此,与其过分关注“女大学生”这一主体,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解决黑车、如何加强社会安全等实际问题上,女大学生,并不比其他人更吸引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