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兰州发生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
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显示,4月10日17时出厂水苯含量、10日22时自流沟苯含量、11日2时自流沟苯含量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
12日13:13原因已经查明: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系兰州石化管道泄漏所致。
造成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已查明,系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公众对这一幕似乎并不陌生,去年11月22日,中石化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黄复线原油管道发生破裂,导致原油泄漏,部分原油漏入市政排水暗渠并发生爆炸。这起重大事故,被确认为重大责任事故,既有事后处置不当的因素,更有规划不合理的责任。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初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在一起。
倘若说管网不合理,是历史原因所致。那么,2005年松花江苯污染事件之后,国家要求各地对化工石化项目开展风险排查与整改;青岛市输油管道漏油进入市政管网,引发爆炸事故后,国家再次要求对油气管道、城市管网展开大规模排查。可是,令人不解的是,两大次大规模的排查,并没有引起兰州市地方的重视,将原本可以避免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显然,地下管线网的管理问题,已成为亟待破解的社会课题。 [详细]
石油污染也好,自流沟老化也罢,不带成见地说,都还归得上“小概率事件”,背后有安全责任,不妨静待“下回分解”。眼下最核心的追问,不在这些看得见的细节,而恰恰在于水厂的抱怨——“我们没有停水的权力”。水厂给出了一个大而无当的说辞,叫做“停水涉及全市生产生活”。这话看起来吓人,实则不堪一驳。一来,水电煤气,柴米油盐,乃至公共基础设施,哪个不是涉及全市生产生活?如果因为“涉及”就再也停不下来,那么,明知危桥也得让人冒死去走、明知爆炸风险也要让人放马来过?二来,自来水的阀门在水厂手里,明知风险已经发生,不紧急拧上阀门而是放任污染水源流进千家万户的管网,这是什么企业社会责任、这是什么民生观与利益观?
水污染事件中,水厂“犹抱琵琶半遮面”,竟然号称无权关上自己手里的阀门,这也是大实话,只不过再次印证了一个荒谬而真实的明规则:地方“主管部门”,不仅主管着权力职能,而且垄断着公共事件的一众真相。 [详细]
这就好比某人身上长了一个疮,但在诊治过程中,由原来诊断的局部皮肤炎症,变成了整个体内湿毒,显然,这个疮疖不过是整体免疫力下降后,体外的一个脓包而已。兰州自来水苯超标,按照先前的结论为“原油泄漏”,这种意外事件相对来说还容易解决,但随着对兰州水污染事件的追踪,《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涉事的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原兰州市自来水厂)经过近60年的发展,如今陷入了兰州石化等诸多化工厂的包围中。”
这样的局面就足以令人堪忧了。调查发现,除了官方公布的兰州石化发生的两起爆破和着火事故外,兰州石化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曾发生过至少6起安全事故。
面临可能的不测,人们常说“未雨绸缪”,而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在近60年的发展过程中,任其陷入了兰州石化等诸多化工厂的包围中,就让人不可思议了。这种常识性错误,就像在食堂周围建猪圈。而一个承担着确保全市安全供水、维护城市正常运转重任的企业与化工企业之间,何止是食堂和养猪场的孰轻孰重——当然,关键是以何种利益相比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