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潮涌四水万象新——湖南水利改革发展40年印记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俊 王琳 谢胜虎 刘勇 编辑:廖浩宇 2018-11-09 16:44:55
时刻新闻
—分享—

汉寿县围堤湖垸分洪闸建成后,可实现有计划分蓄洪水。(资料图片)

洞庭湖防洪大堤六门闸安全台。 李健 摄

常德市城市防洪大堤,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李健摄

1998年-2016年,在国家支持下,韶山灌区开展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目前正在创建现代化示范灌区。(资料图片)

2015年11月14日,除险加固后的涟源市白马水库。 童迪 摄

洞庭湖区最大的电排——南县明山电排。 李健摄

涔天河水库大坝上游。谭虹摄

  ■ 李俊 王琳 谢胜虎 刘勇

  就连它的名字,也淋漓着水的意象。湖南,在每一个维度上,都奔腾着湘江北去的渴望。

  湖南最大的省情是水情。水,须臾不可或缺,更没有替代品;水,成就着湖南,也考验着湖南。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经20世纪50年代洞庭湖治理大会战、60年代兴修水库和电排歼灭战、70年代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湖南水利基本格局初步成形。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三湘儿女一届接着一届干,激荡着“大干水利、治水兴湘”的宏大主题,挥写着“盛世治水、人水和谐”的壮美画卷,实现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大跨越。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过去,一幅气吞山河、波澜壮阔的水利改革发展画轴徐徐展开。

  1

  从“征服自然”到“人水和谐”——

  治水理念大跃升

  “上善若水。”早在古代,水就被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可见水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纵观这40年,从强调水的自然属性到承认水的商品属性,继而明确水资源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战略资源和环境控制性要素,再到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我们对水的认识逐步深刻。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巨变,水利的地位与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之前,水利主要定位于“农业的命脉”,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排涝等保障。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水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水利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水利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上升。

  由于泥沙淤积、围湖造田、人水争地,曾经浩浩汤汤的八百里洞庭不断萎缩,由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锐减到1978年的2691平方公里,洞庭湖区水患不绝。

  “人给水出路,水给人活路。”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从人水争地,到为水让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1998年大水之后,洞庭湖治理思路发生重大转变。1998年大水之后的9月14日,湖南省灾后重建领导小组成立当天,即召开第一次会议提出:自然规律不可违背,一味地加高加固大堤,不可能根治水患,而平垸行洪、疏浚洪道,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保持水土,综合施策,力保山清水秀,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表现,才是治本之策。

  这是一次水上“战略大撤退”,却是一次治水观念大前进!

  到2005年,经过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洞庭湖区平退堤垸333处、搬迁55.8万人,洞庭湖调蓄面积扩大了779平方公里,增加调蓄容积34.8亿立方米。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大转折,洞庭湖面积首次实现恢复性增长。湖区湿地也大大增加,有效改善了水生生物和鸟类的栖息环境。2017年,省委省政府实施《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突出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十大重点领域和九大重点区域整治,到2020年,湖体水质要达到Ⅲ类标准。

  从与水相争到为水让路,从“征服自然”到“遵循自然规律”再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洞庭湖沧海桑田般的变迁,述说的是湖南治水理念之变带来的开阔天地。

  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著名论断,到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定位,再到2011年中央1号文件“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学判断,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步步巩固和提高。

  今年8月下旬,省委书记、省第一总河长杜家毫,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总河长许达哲共同签署了省第5号总河长令,决定自2018年8月23日至2019年7月20日,在全省河湖开展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简称“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我省于2017年在全国首创总河长令,推动河长制、湖长制迅速落地见效,实现“从区域到流域、从大江到小河”所有河流全覆盖,以期综合解决复杂的水问题,以河长制推动河长治。

  河长制、总河长令的背后,是我省治水理念的大跃升。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安全中的老问题仍未完全解决,新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浪费并存、生态脆弱和开发过度并存、污染治理和超标排放并存,特别是不注重节水,片面依赖工程调水……这些,给我们治水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特别是就保障水安全发表重要论述,强调“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把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灾害防治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强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央把水利作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首要位置。

  人水和谐!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人类对水的侵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湖南以河长制、总河长令为抓手,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推进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和水灾害防治。湖南治水新路径就此豁然开朗:夯实农村水利,扩展城市水利,注重生态水利,加快构筑包括防洪网、供水网、灌溉网、水生态网和水利信息网在内的“水利网”。

  治水理念大跃升,江湖万里水云阔!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河湖连通工程建设……一系列的治水行动,践行着新的治水理念。湖南省“一号重点工程”——湘江保护与治理2013年启动,滚动实施3个“三年行动计划”,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在长江经济带率先探索“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路径,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抹亮了湖南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底色。今年来,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深情嘱托,以省“一号重点工程”为突破口,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湖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四水”治理协同、“江湖”保护联动,推动省“一号重点工程”向纵深推进、向“一湖四水”延伸。

  2

  激荡一湖四水——

  水利改革大手笔

  伴随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湖南迅速推开。1978年12月,华容县在我省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而且是一“包”就灵。到1981年底,全省95%的生产队实行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田到户后,水利建设如何搞?各地也试行责任制办法。据《湖南日报》1978年12月29日报道:零陵县石坝水库、桂阳县贤江水库、隆回县六都寨水库、岳阳县中洲撇洪工程等,试行“五定一奖”制度(定领导、定劳力、定任务、定质量、定报酬,奖罚兑现),工效成倍提高。到1980年,“五定”责任制在全省水利冬修中普遍推开。

  但水利设施涉及千家万户,依赖于集体大协作建设,而一家一户难以有效开展水利建设。加之国家当时集中发展经济,水利投资削减,不新上大中型水利项目,很多水利设施面临“有人用却无人建、无人管”的状况,工程效益不断衰减。

  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旗帜、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40年以来的鲜明主题。

  在“不新上大中型水利项目”的背景下,桃源县率先改革水利管理方式,搞好配套挖潜工作,充分发挥现有工程效益。1978年4月,当时的水利电力部首次把全国性会议搬到地方,在桃源县召开全国水利管理会议,推广“桃源经验”。

  1995年12月19日,全国第一个农民用水户协会——铁山灌区长塘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由协会管理灌溉用水,开展工程养护,协调用水矛盾,破解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遭遇的农田水利设施“重建轻管”困局。

  由农民自发组织、自我管理的农民用水户协会,是农田水利管护的一大创举。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等部门适时出台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目前,全省组建各类农民用水户协会3000个,管理灌溉面积2120万亩,改变了农田灌溉“护水无人问、用水有人争”的局面。

  进入21世纪,比农田灌溉范围更广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也开始破题。2004年2月,随着省政府《关于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出台,持续4年多的全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拉开大幕。在落实定编定员定岗的基础上,针对水管单位不同的定性(纯公益性、准公益性或经营性水管单位)和类别(事业单位或企业),落实“两费”(人员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建立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和制约激励机制。

  上述举措,还只是局部改革。“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全面聚焦水利改革发展;省委、省政府迅速贯彻落实,提出了实施意见,吹响了湖南全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新号角。

  湖南被水利部列为全国唯一的水利综合改革试点省,经水利部、省政府联合批准的《湖南省加快水利改革试点方案》于2011年9月起正式实施,就此开启系统性水利改革:围绕“如何管水”,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减少水资源“跑冒滴漏”;围绕“如何筹钱”,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各大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纷纷“试水”,水利建设投入不再“捉襟见肘”;围绕“怎样建管”,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让水利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围绕“谁来服务”,加快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重点突出乡镇水利站和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围绕“如何节水”,加快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倒逼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

  在基本完成水利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的基础上,2014年7月,省水利厅出台深化水利改革实施方案,逐年将各项改革任务分解到责任人,加快推动全省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水利发展春潮澎湃。

  “以前办理水行政审批,需要来回跑不同的业务处室,费时费力。现在,只要资料齐全,回家等结果就行了,还可网上实时查询办理进度。”2016年5月23日,在省水利厅行政审批窗口,正在办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业务的五凌江永电力有限公司耿女士说。

  群众“少跑腿”的背后,是省水利厅水行政审批上演了一出审批事项“瘦身”、审批时限“缩水”、审批服务“塑形”的“变形记”。2016年以来,省水利厅以精简前置审批事项为重点,深化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精减、下放水行政许可项目,加快了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同时,取消市场准入备案,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高举改革的旗帜,湖南治水创下了众多“首开先河”之举: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将水资源管理正式纳入市州政府绩效评估范围,在全国率先出台《水利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办法(试行)》;《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成为我国第一部江河流域保护的综合性地方法规;全国第一本农田水利设施不动产权证在长沙县高桥镇维汉村颁发;长沙县桐仁桥灌区在全国率先实行水权改革,变“大锅水”为“商品水”,挖掘灌溉节水潜力。

  连年增加的水利投资,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水利项目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度大,如何确保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我省以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两手发力”兴水利。

  “政府之手”抓监管。

  飞行检查、在线视频监控、第三方验收检测、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对于水利项目全过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不断创新监管手段。2014年,辰溪县水利局聘请第三方对水利项目开展验收检测,责令相关施工单位对11座小型水库的原底涵封堵进行返工,其中1座水库推迟一年验收。

  改革活水,依法治水。改革开放后,从湖南水利第一部地方法规《湖南省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条例》1982年4月1日起施行,到《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湖南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条例》、《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湖南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等,湖南逐步走上了依法治水的轨道。

  “市场之手”促规范。

  对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实行红黑名单管理,对列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在全省范围给予“实行市场禁入”“从严核查资质”“禁止评先评优”“列入重点监管”等联合惩戒措施。2016年12月8日,湖南三湘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等5个市场主体被列入湖南省水利建设市场第一批“黑名单”。

  引进外资和社会资本,为水利建设缓解资金难题。通过引进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贷款,实施了包括江垭水库、铁山灌区、六都寨灌区、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洞庭湖区城市防洪工程、山丘区城市防洪工程等一大批项目,同步引进了流域管理、用水户协会等国际先进的治水经验。2015年5月21日开工的莽山水库,作为全国172个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引进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等社会资本,被纳入国家层面联系的第一批PPP试点水利项目;2016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的洮水水库,是全国首个BOT模式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

  3

  夯实新湖南之基——

  水利建设大规模

  持之以恒的水利改革,带来了强大的溢出效应,为持续加快水利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1949年后,直到改革开放之初,水利建设长期依靠“人海战术”,施工现场“人山人海”。据《湖南日报》1980年1月12日报道,“目前奋战在水利工地上的人数已超过七百万”,而当年全省总人口为5280万人。

  1978年-2003年,水利投入以农村“两工”(义务工、积累工)为主,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要投入15-30个积累工用于水利建设,防洪排涝任务重的洞庭湖区农民投工投劳更多。在1995年水利秋冬修中,安乡县农业劳动力人均投工达57.5个,修堤负担让农民几乎直不起腰。1998年大水后,国家不断加大水利投入。2003年后,农村“两工”取消,农民群众对水利建设的投工投劳急剧下降,由以前每年约3.5亿个工日减少到约0.14亿个工日,农民投工量锐减96%。此后,水利投入逐步转为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机械化施工逐渐替代了“人海战术”。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补充、金融支持、群众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1998年-2007年,全省共完成水利总投资1932亿元,仅2017年全省水利投资就达368亿元,是1998年的8.5倍。1994年起,省委、省政府每年组织开展“芙蓉杯”水利建设竞赛。从洞庭湖区到山丘区,水利建设起大潮,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体系。

  洞庭湖治理,一直是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经过洞庭湖一期治理(1986年-1996年),松澧垸等11个重点垸1191公里一线堤防普遍比1980年加高1-2米、加宽2-3米,在抗御洞庭湖区特大洪水中发挥了重大作用。1998年以来,在国家支持下,我省加大洞庭湖治理力度,先后投资120多亿元,主要实施了洞庭湖二期治理3个单项工程(11个重点垸堤防加固、南洞庭湖水系洪道整治、藕池河水系洪道整治)、长江干堤加固、平垸行洪、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城市防洪等重点工程。2009年开始的洞庭湖近期治理,加高加固了钱粮湖垸、共双茶垸、大通湖东垸3大蓄洪垸堤防,围堤湖垸等22个蓄洪垸堤防加固工程已基本建成,其中围堤湖垸、澧南垸、西官垸已达到蓄洪垸设计防洪标准,可实现有计划分蓄洪水。42处、332座、装机43.9万千瓦的大型灌排泵站,也已完成更新改造,实现“旱能灌、涝能排”。

  大江滚滚东去,大堤岿然屹立。岳阳市君山区长江干堤,堤顶普遍宽达8-10米,如一道巨大屏障,直接保护着包括岳阳市区在内的数百万居民。如今,在洞庭湖区,当年干部群众告别了一遇洪水就提心吊胆的心态。被堤防拱卫的垸内居民,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长治久安。

  一项项重大水利工程如一座座丰碑,挺立在湘、资、沅、澧四水流域。东江水库、五强溪水库、江垭水库、皂市水库、洮水水库等一批控制性骨干工程相继建成,使得我省抗御流域性大洪水增强了“抓手”。我省现有47座大型水库工程,其中有36座是改革开放后建成的,由此增加了七成的防洪库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工程,我省占13项,已完成和在建的有10项。

  2016年12月30日上午,随着导流洞封堵闸门缓缓放下,湖南省水利建设“一号工程”——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顺利下闸蓄水,结束了湘江干流无骨干控制性工程的历史。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概算总投资达100亿元,包含涔天河水库枢纽和涔天河水库灌区两个项目,而且两个项目均被国务院列入172项节水供水重大工程。涔天河水库总库容达15.1亿立方米,比扩建前增加10多倍;正在建设的涔天河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11.46万亩,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灌区。

  在流域治理方面,持续开展湘、资、沅、澧四水干支流堤防建设,全省已有152个县级以上城市防洪保护圈实现闭合;推进23条主要支流、330条中小河流治理……

  水库无保安,发展无保障!一座病险水库,就是一颗“定时炸弹”。病险水库治理,曾是历届省委省政府想办而长期未能办成的大事。早在1978年,湖南就提出“抓紧险病工程的除险加固”。1998年大水后,省委、省政府提出“不把125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带入21世纪”。2008年后,湖南抓住病险水库治理迎来国家大幅增加专项资金的历史性机遇,11325座病险水库得以除险加固,占全国除险加固水库总任务的1/5。“除病去险”后的水库,在大坝安全有了保障的同时,其拦洪错峰功能也得以“重生”。

  在大江大河、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以农村安全饮水、水利扶贫为代表的民生水利建设更是呈现“加速度”。为让百姓喝上干净水,我省一直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历经饮水起步、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巩固提升4个阶段,“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167亿元,解决了35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十三五”以来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受益人口已达1051万人,其中42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针对因水受困、因水成疾、因水致贫现象,水利扶贫攻坚持续“加码”,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技术帮扶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近5年累计安排中央水利投资77.53亿元,“水到渠成”扶真贫、真扶贫。

  如今,在曾经桀骜不驯的一湖四水流域,矗立起浓荫覆盖的“万里长城”,把洪涝之灾变成了灌溉和舟楫之利,为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4

  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水利三湘大气象

  2018年6月29日,一张饮水的图片在朋友圈刷屏。

  当天,省委书记杜家毫又一次考察湘江源,在幽长的峡谷中徒步近半小时。登上蓝山县野狗岭,杜家毫俯身山涧小溪,双手捧起清洌甘甜的源头活水,仔细看水质色泽,一连喝下三大口。

  这张轻松的图片背后,却是一摞摞沉甸甸的答卷:201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湘江保护与治理作为省“一号重点工程”,统筹推进3个“三年行动计划”。5年多来,全省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00多亿元,关闭流域涉重金属污染企业1182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7平方公里,复绿矿山2.2万多亩,新增造林面积1020万亩,鱼类资源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使得湘江流域生态质量稳步提升、水质持续好转,“漫江碧透”不是梦。

  这是我省“呵护好一江碧水”的一个缩影,更是湖南治水成效的“代表作”。

  放眼更广阔的视野,改革开放40年来,无论是除水害、兴水利,还是护生态,湖南治水始终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水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湖南治水成效的大气象。

  ——除水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1996年、1998年、1999年特大洪水,2003年澧水流域性大洪水、2007年“圣帕”超强台风带来的旱涝急转、2013年全省性大旱、2016年沅水资水特大洪水、2017年湘江超历史特大洪水……面对一次次洪水、干旱的特殊“大考”,我省依托不断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三湘儿女团结抗灾,夺取了一次又一次防汛抗旱的胜利。近十年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全省年均因灾死亡人数由415人降到36人,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从8.56%降到0.72%,干旱灾害年均损失率从1.46%降到0.16%。

  近5年来,通过大型水库拦蓄洪水,避免县级以上城镇受淹42座次,累计减少受灾人口约870万人次,减少直接经济损失近219亿元;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后,同步加强各类水库管理、管护,全省无一水库溃坝。近10年来,干旱期间全省水利工程累计供水215亿立方米,解决540多万人次因旱饮水困难群众临时饮水问题和4000余万亩农作物用水需求。

  在2001年6月绥宁县特大暴雨山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之后,省委省政府请求国家支持,在绥宁县、安化县、洪江市试点山洪灾害防御。通过监测雨情、及时预警,抓住从暴雨开始到形成山洪的短暂时间差,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赢得山洪防御先机。2005年10月18日至20日,国家防总在绥宁县召开现场会,推广山洪灾害的湖南经验。就此,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正式进入中国防洪减灾大舞台。

  2010年,国家启动山洪灾害防御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我省在96个县建成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山洪灾害易发区平均每2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雨量监测站点,实时传输的雨情数据构成了山洪防御的“千里眼”,为山洪暴发前及时转移人员赢得宝贵时间。将防御责任下沉到县、乡、村、组,对山洪灾害防御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薄弱环节,都落实了防汛责任人,构建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并实行责任追究,确保能够第一时间组织群众转移避灾。制定山洪防御预案并开展实战演练。明确了预警程序、转移信号、疏散路线等,广泛向相关责任人、当地群众宣传,提高躲灾避灾意识。预警系统、防御责任、防灾意识“三驾马车”齐发力,全省山洪灾害死亡人数大幅下降。从2015年起,先后有瑞士、印度、乌兹别克斯坦、老挝、缅甸、越南等20个国家的专家来我省考察学习山洪灾害防御经验。

  ——兴水利,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全面提升。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遍及三湘大地,农村安全饮水正越来越广泛惠及数千万农村居民,成为近年来受益范围最广、老百姓满意度最高、获得感最强的民生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藏粮于地。通过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五小”水利等项目建设,全省农田水利总蓄引提水量由1993年的263.5亿立方米提高到2017年的326.9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由1993年的4008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4718.8万亩,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13提高到2017年的0.515,节约农业灌溉用水15亿立方米,相当于新建15座大型水库的库容。11325座病险水库“摘帽”后,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36万亩,休闲旅游等综合效益持续提高,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源泉。

  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农村水电“点亮”乡村之夜,走出“以水发电、以电护林、以林涵水”之路。全省已建成农村水电站4512处,装机达636万千瓦,年发电量194.6亿千瓦时,占全省年发电量的14.4%,相当于节约1534万吨标准煤,分别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3835万吨和20万吨。

  ——护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全面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系统保护治理江河湖库,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

  河长制、湖长制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明确各级河长3.57万余人。2017年以来,我省发布5道总河长令,五级河长累计巡河达146万人次,清理“僵尸船”3193艘,集中整治洞庭湖及湘资沅澧“一湖四水”流域工业污染、养殖污染等重点排污源,整治地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多个突出环境问题,河湖“颜值”明显提升。

  把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实现了水资源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粗放落后向节约高效转变、从开发为主向保护优先转变、从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全省用水效率大幅提升,流域水体质量持续改善。与1997年相比,2017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从1132.5立方米减少到96.1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360立方米减少到67.5立方米。这些年我省农业连年高产稳产,而农业灌溉作为全省“用水大户”,农业用水量不增反降,总用水量百分比由1993年的80.6%下降到2017年的57.6%,亩均用水量由621立方米下降到524立方米。全省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河长占比由1997年的70.4%提高到2017年的98.8%。

  统筹推进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场景重现。2011年至2016年,持续开展洞庭湖区河道采砂整治和规范管理,年采砂量由3亿吨减少到1亿吨;从2017年8月开始,全面禁止自然保护区采砂,关停84处非法砂石码头,严厉打击查处非法采砂;大力推进沟渠塘坝清淤、北部地区分片补水应急实施项目,有效改善垸内水生态环境。

  把水生态基因植入到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出台《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水质水量奖罚)暂行办法》,首次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长沙市、郴州市成为第一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成国家级、省级水利风景区91处,近2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0平方公里,推动实施郴州引郴入燕等13个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因为有了水,滨水之城才更加风姿绰约;因为有了水,文化古城才更加灵韵动人;因为有了水,人们的幸福指数才能不断做着加法。今天,如果你站在橘子洲头,俯视湘江,那你就会被长沙这座城市的生活品质折服;如果你漫步在湘江风光带,看着和谐的万家灯火,看着人们在亲情之地上精细耕耘,心朝梦想,春暖花开,你更会感悟,这就是城市最美的风景。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人水和谐”的梦想正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现实。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以“改革活水、水利三湘”为主要内容的湖南水利改革发展实践,让一幅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水生态文明图景,正在三湘大地铺展;一场关乎7300万湖南人民福祉、关乎美丽湖南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正阔步迈向新的征程。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