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学校在给谁布置作业,学生or家长?

来源:红网 作者:伍远英 编辑:夏熊飞 2017-10-22 00:05:56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有关父母辅导孩子做作业的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家长们纷纷在相关文章和报道的评论区里大吐苦水。其中部分是因为孩子做作业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另一部分则吐槽学校和老师布置的作业过多过重。

  父母辅导孩子做作业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这几年父母对此的抱怨不断增多,研究生毕业的父母不会做小学生作业的段子已经传了好几年,只是与它有关的话题势头还在不断高涨。

  需要知道的是,现在的小学教育与几年前相比已是十里不同天,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甚至连我家那个小县城也受到感染,小学生的父母们除了日常辅导和检查作业,隔三岔五的亲子任务也是必须要参加的。在大城市,这种教育形式只会有增无减。在网友的转发评论里,不难看见这样的观点: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全要懂;还要会做手工、会烘焙、懂电脑……孩子写作业是否认真或许并不是引发讨论的关键,毕竟喜欢写作业的孩子在每一代都是稀有物,只是家长在转发和评论时的主观评价提供了信息增量从而扩大传播范围,这类信息通常会被网友当成段子一笑了之。

  真正引发讨论的是学校布置的作业,小学生越来越重的课业负担越来越为社会所诟病,都在说要“减负”可也没见哪里真的做得到。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最终都是家长间的互相比拼,辅导作业也是陪伴监督和批改讲解“一条龙” 式服务,如果家长不认真做,孩子在学校会因为对比而脸上无光。父母的能力和背景可以让孩子轻松赢在起跑线上,前段时间小学生用大数据研究苏轼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在学校看来,父母跟孩子仿佛融为一体,作业不再能代表一个学生的独立能力,而是代表着他(她)家长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小学时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老师的态度对他们是有重要影响的,所谓的素质教育还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老师更大的评价权,所以那些没背景的学生交不出像样的作业只能被远远甩在后面。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切割或许是这轮吐槽背后更深层的问题。距1999年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经过去18年,素质教育在中国随着父母文化水平的提高,接受程度也不断加深。不可否认家庭需要承担孩子的教育义务,但我们需要讨论的是,现在这样的义务分配合理吗?首先,家长与老师不同,绝大多数并不是专门从事教育的人,也不太懂教育方法,大部分父母在忙完自己的工作后还得忙孩子的作业,自己累死累活,孩子在旁边充耳不闻,不大动肝火才怪。其次,学校与家庭的教育重点本应各有侧重,而现在学校教育却同时规定了家长和学生的任务,学校教育跨过了边界,直接挤压家庭教育的生存空间,且不说根本不存在普适的家庭教育准则,学校给的任务实践起来也漏洞百出。

  学校教育终究需要纯粹一点,无用的形式少一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家庭教育结合,保证每个孩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文/伍远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