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低碳节能的路灯将城乡夜晚温情照亮、便捷的交通让异地的人们通畅相连、旖旎的沿江风光带蜿蜒进人们休闲生活的各处、各色污染尘霾逐渐远离大家的生活……
徜徉在三湘大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概念已逐步具象为天朗气清的碧水家园、温暖贴心的实事民生、蓬勃向上的新型产业未来。循环、可再生、低碳、绿色、和谐的生态元素,不仅让宜居城市越来越温馨,也让生态文明的前景信心可望。
自2007年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长株潭城市群紧紧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一发展理念,将“两型”社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让全省生态文明领域各项改革任务全面有序推进,实现了阶段性的目标,不仅形成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成果、典型经验,还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影响长远的工作理念和推进机制;湖南的改革经验模式不断推向全国。
在全省生态文明暨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大会召开前,红网特策划此专题,以讲故事的形式,集中回顾和展示各市州、各部门、各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可喜成绩和成功经验,既是对峥嵘过往的深情回望,亦是脚步笃定的铿锵出发。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美淇 怀化报道
“发展生态旅游好不好?”
“当然好。”
“好在哪里?”
“环境保护了,人也富裕啦!”
周小英,怀化新建镇康龙村村民,在康龙村做农家乐11年。她看着政府封山育林,保护起了生态。她亲历着政府修路、建停车坪,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见证着村里的贫困户越来越少,吃上旅游饭,摘下贫困帽。
每周的周末是周小英最忙碌的日子,来自各地的游客开着小车来康龙村感受康龙自然保护区的风光和村里的农家情趣。周小英用家里的老宅做饭庄,自己家屋后种的蔬菜特别受欢迎。
像这样的农家乐在周小英居住的地方大大小小有近20家,他们都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受益者。“现在人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度高了起来,喜欢这些自然、生态的事物,这里面有更大的商机。”怀化市委政策研究室驻新建镇岩门溪扶贫工作队队长朱建国告诉记者。
去年4月,朱建国带队到岩门溪开展扶贫工作,他阅读了怀化市旅游业“十三五”规划,认准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建设这个理儿,将发展生态旅游和扶贫结合到一起。很快,在镇里、村里的共同推动下,溢森园农林科技公司入驻,计划投资8000万,在康龙村打造一个生态旅游产业。
朱建国说,必须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旅游开发不能单一,要有附加值,同时要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进行“量身定制”。对此,为推动康龙村生态旅游发展制定了“梯级发展”的战略,一期做“山下经济”,打造花海,做户外休闲;二期做“林下经济”,种植木耳、香菇,开启“农户+产业+公司”的模式。
“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不矛盾,怀化各地根据自身特色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不仅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给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拉动贫困户脱贫。”朱建国念着带动村民奔小康的“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