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精准扶贫的“五郎溪样本” 芷江县五郎溪村精准扶贫综述

来源:红网 作者:郭志强 彭双林 杨杨 编辑:王娉娉 2016-06-27 10:20:58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十三五”期间,湖南有465万人口需要脱贫。湖南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红网作为党网,服务基层和村民,大力开展系列网络扶贫活动,同时对各地的脱贫产业、产品进行宣传推广。今年继《新化杨梅红了》之后,现推出网络扶贫系列报道之二《芷江蓝莓熟了》。

五郎溪村一栋栋经过提质改造的侗民族风格木质房与新种的成片葡萄园交相辉映

五郎溪村一栋栋经过提质改造的侗民族风格木质房与新种的成片葡萄园交相辉映。

  相关链接:
  
  电商常驻五郎溪:解决互联网背景下的“三农”问题
  五郎溪数十名留守儿童母亲返乡 村里办起服装厂
  湖南芷江五郎溪蜂业:香了花儿肥了果儿
  怀化五郎溪村“拔穷根” 探路产业扶贫新模式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郭志强 彭双林 摄影 杨杨 怀化芷江报道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调研时正式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是精准扶贫进入实质性推动的第一年,湖南省各级党委政府都已将精准扶贫上升为中心工作。
  
  怀化市芷江县五郎溪的精准扶贫是湖南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在扶贫“战术”和激活贫困地区内生动力方面已经摸索到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一些创新做法对湖南全省精准扶贫工作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其中2016年初五郎溪扶贫工作被作为全省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上报国务院扶贫办。
  
  2015年9月24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五郎溪村“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一进二访”活动调研座谈会上,对五郎溪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驻五郎溪村帮扶工作队进驻以来,在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方面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村容村貌特别是老百姓的精神面貌正在发生很重要的变化。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维持这样的力度推下去,保持这样的劲头干下去,五郎溪村、五郎溪乡(现为三道坑镇)、芷江县以及怀化市、湖南省的精准扶贫工作一定能够打一个全面的漂亮仗,任务肯定能如期完成。”
  
  自2015年4月湖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派驻帮扶工作队进村,五郎溪村的扶贫工作已经扎实开展一年多,通过带领村民精选产业项目帮扶,探索精细化管理机制,五郎溪村在“三个精准”(即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已然成为湖南精准扶贫的“新样本”。
  
  科学定位制定“扶贫战术”
  
  “‘三个精准篇’既是思想方法,更是工作要求,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精准识贫主要解决致贫的原因和贫困程度两大问题,针对致贫的原因进行精准扶贫,针对贫困程度进行精准脱贫。”湖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驻五郎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费志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按照“把扶贫对象搞准、把贫困家底子盘清”的要求,五郎溪扶贫工作队刚进村时,下沉工作重心,整整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6次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把贫困村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全村所有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贫困程度摸得清清楚楚。
  
  五郎溪村是湖南怀化芷江县海拔最高、人均耕地最少、人均收入最少的高寒山区村,全村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2008人,贫困发生率超过25%。
  
  为了精准识贫,五郎溪村对全村86户331人贫困对象进行了分类识别,建档立卡,根据一些量化标准把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筛选出去,剩下的贫困户再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量化打分并公示校准,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了贫困户的精准识贫。
  
  摸准了贫困的程度和致贫的原因,怎样才能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呢?五郎溪村的扶贫工作队立足村情,通过深度调研科学制定“一村一策”,前后花了3个月的时间制定了五郎溪村三年扶贫工作规划,从根本上找准了五郎溪村脱贫致富的“战术”,其中五郎溪村根据贫困户情况精心制定“一户一策”,围绕86户331人贫困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确定帮扶方式。
  
  “精准脱贫依靠什么?我们紧紧围绕找准脱贫力量开展工作,把加强基层党建、增强领导力量作为脱贫第一力量,把加强产业发展、增强内生力量作为脱贫的第二力量,把加强基础设施、增强支撑力量作为脱贫的第三力量。”湖南芷江三道坑镇五郎溪村支部书记田昌英坦言。
  
  随着生产发展逐年增效,在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五郎溪村很快就找准了脱贫对象逐年增多的规律:依托产业扶贫,精准帮扶。依规律而施策,五郎溪村脱贫的成效也十分明显,参照人均年收入2850元新的脱贫标准,经户主认可申报、工作队和村干部上门核实、村民代表会议评议,镇政府和县政府审核,2015年全村26户102人贫困对象人均年收入超过2850元,如期实现了脱贫。
  
  精准管理激发扶贫内生动力
  
  “由于基础设施与生产活动紧密相连,与村容村貌密切相关,所以我们扶贫工作中坚决不造‘盆景’,不打‘金钱战术’,防止大拆大建。”费志勇坦言,扶贫工作队在不搞超标准建设,“不把扶贫点搞成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下,考虑到农户增收有能力自筹资金搞建设但很难组织的实际情况,从村情实际出发,把主要的、基本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纳入三年扶贫规划。
  
  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五郎溪村最为外界称道的是:敢于在扶贫项目招投标工作中创新工作方式——科学探索出一套用好项目资金和确定好施工队伍的方法。比如,100万元以上的资金项目依法依规公开招投标;3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的资金项目通过制定《五郎溪村帮扶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进行邀请招投标;30万元以下的资金项目通过“四议两公开”以会议形式确定,并且各项目负责人由村干部担任,严格按照资金项目精准的要求进行管理,这种方式确保了扶贫项目和资金在“阳光下”运作。
  
  此外,五郎溪村扶贫工作在湖南全省扶贫工作走在前列的是——注重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内生动力,从精神上“扶贫”。
  
  目前,五郎溪村新修建的文化广场已成为村民了解国家政策和创业就业信息的重要信息发布平台,全体村民大会或者重大活动均可以在文化广场进行。
  
  “确保信息及时传送到位,文化广场这一公共平台有效解决了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也破解了信息不对称给村民造成的思想困惑等弊端。发挥好文化广场的作用可以改变贫困村信息闭塞、思想保守、劳动力技能素质低下、业余生活单一的落后状况,也可以极大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黄丽在调研五郎溪扶贫工作时,对五郎溪村激活扶贫内生动力工作方式十分认同。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