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卓资县土城子村村民:哪儿也不去,就在村里养老

来源:正北方网 作者:高雪芹 皇甫美鲜 院秀琴 编辑:李柯影 2016-02-17 16:14:37
时刻新闻
—分享—

  开栏的话

  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古城今年变化大,正月离家六月还,车到村口不敢下,笑问媳妇家在哪儿?”一段顺口溜,折射的是卓资县梨花镇土城子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这样的变化每天都在我区广大农村牧区发生。随着工程的有序推进,一幅幅美丽和谐、繁荣发展的农村牧区小康社会图景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十个全覆盖”,是百姓眼中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是功在当代、惠及长远的发展工程、强基固本工程、乡风改变工程。今年是 “十个全覆盖”的攻坚之年,为进一步宣传工程实施以来广大农村牧区发生的显著变化、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深入报道全区各地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过程中攻坚克难、破题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干部群众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本报推出《走进102个旗县市区 四说“十个全覆盖”》专刊。

  专刊设置4个栏目,“我说”真言实语,讲述生动故事;“画说”画面对比,直观反映巨变;“据说”数据发言,简明展示成果;“评说”道新论旧,透彻揭示意义。今日刊发第一期,敬请关注。

  梨花镇土城子村高二小家崭新的院落

  高二小家改造前的住房

  旗下营镇伏虎村新修葺的北方民居风格住所

  伏虎村旧景

  改造后的梨花镇土城子村街景

  土城子村街道旧貌

  截至目前

  卓资县已经实施危房改造1.67万户

  实施自然村环境整治193个

  街巷硬化完成 286公里

  安全饮水完成73处,解决了17758人的饮水问题

  安装卫星接收器7000套

  建设无线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站4处

  配置村村响设备109套

  完成幸福院通电工程47处

  完成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3所

  建成46所标准化卫生室

  建成75所文化活动室

  建成78所便民连锁超市

  守护文化根脉,留住美丽乡愁。不仅着眼缺什么补什么,而且着手传承什么发展什么。在“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过程中,卓资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拆但不大建,大包却不大揽,建新又不失传统,村村镇镇,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看点。

  在卓资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文看来,“十个全覆盖”不单单是一次改变农村牧区落后面貌、改变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大会战,更是挖掘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绝佳契机。“十个全覆盖”让广大农村牧区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革,变革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可以说是自治区乡村建设新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今后,卓资县要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打造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依托文化发展旅游业,用产业支撑农村的长远发展。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党和政府的民生情怀和惠民政策里,幸福在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里,幸福在农村牧区巨大的变化中,幸福在广大群众由衷的笑脸中……”这是伏虎村村民自办的摄影展中的一段解说词。摄影展展出照片110张,其中有85张出自村民之手。 “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受益的群众有情有意。村民们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下变化,用一首首小戏吟唱出欣喜,用一段段故事表达着感谢。

  “有了梧桐树才能招来金凤凰,希望我们村考上大学的小伙,带上女朋友一起回村,在家乡发挥才能。”这是伏虎村村民李银祥的新期待;“特色种植采摘、乡村度假旅游,我们要抓住‘十个全覆盖’带来的新机遇,走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这是东壕赖村党支部书记乔屹基的新规划;“文化大院里的多媒体只有年轻人会用,我们老年人也想学学。还有,我们现在会跳的广场舞种类少,想多学些样式。”这是大同营村村民黄福根、高培生老两口对文化生活的新要求……

  湛蓝的天,清澈的水,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处安放的乡愁,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一颗对未来无限期许的“心”。“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强力推进,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拓展、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步伐。是啊,农村和城市几乎没有区别了,蓝图中的小康生活、梦里头的幸福图景已然来到眼前,难道还需要去城里的儿女家养老么?

  高培生(复兴乡罗家营行政村大同营自然村村民):别看我是农民,这意思我懂,就是说以后的日子比现在还有盼头!

  高培生今年68岁,打扮齐整,说话干脆,一副爽利模样。

  同样爽利的是她的院子和家。红漆大门,黄色院墙,墙上绘着一幅幅乡村生活图景。规划齐整的院落,窗明几净的玻璃,上面贴着如今已经不多见的手剪窗花。都是新的,她说,只有柜子上的相框是个老物件儿。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从暗淡的土房到红色的砖瓦房……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样貌。

  隔壁就是新修的广场,老伴儿黄福根每天都去走几遭。两个闺女、一个儿子都在城里,早就说接他们去,他们以前也不是没动过心。今年,老两口下定决心,哪儿也不去,就在村里养老!

  大城市我也去过,那马路是好,但光是堵车就叫人心里麻烦得不行,一个司机按喇叭,一群司机跟上按喇叭。你看我们这儿,空气都是清凉清凉的,还能听见鸟叫。城里的亲戚来我家,都说,你们这儿都赶上城市了。我说,要说空气和环境,不是赶上,城市现在还不如我们呢。

  房子加了连檐板,抹了灰。院子里铺了砖,院墙也维修了,院子里养牲口的棚圈重新拾掇了。我爱在院子里种点菜,就专门划出一片菜地,各是各的地方。娃娃们回来看了,都说好。

  过去土墙土院,养的牲口多,还有柴火,乱七八糟的不齐整。下了雨,都迈不出脚。现在院子清清利利的,做甚也心情舒畅。

  这么多营生,总共花了一万九千多块,我们自己才出了五千多,剩下都是政府出的。

  今年3月,村里干部到家里宣传“十个全覆盖”,我看电视知道有这么回事,但究竟做到个甚程度,还不知道。当时想,平白无故咋能有这么好的事?现在,这心里踏实了。

  一开始,村里有人家说懒得翻修房子,不想弄了,嫌麻烦。这也正常,村子小不起眼,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就剩下些看门护院的老人。老人们没精力拾掇,基本就是凑合着过。垃圾推开门就倒,院墙塌了也不管。满村破房烂院,粪坑垃圾乱堆,不像个样儿。路是土路,一辆大车碾过,后面跟着一片黄尘。

  后来,有人家拾掇好了,一看一比,又一想,政府给补贴,干部上门帮忙,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去哪儿找呢?就把娃娃们从外面叫回来,招呼亲戚们也过来帮着一起干。

  有个叫吴天虎的,患半身不遂好多年了,平时拄拐都走不利索。他家整房修院的时候,他都能推上小推车连跑带颠地运灰。我们跟他开玩笑说,这“十个全覆盖”就是厉害,平时拄着拐棍都不能走的人,今天都能跑了。

  你看,亏得大家没错过这机会。现在家家户户都整整齐齐的,门是门样儿,墙是墙样儿。村里小巷都硬化了,踩上去硬铮铮的,垃圾集中处理,还安了垃圾桶。这环境干净的,看了舒心。大家有垃圾也不随便倒了,这么好的环境,可不能作害。广场修起来了,还安了各种健身器材,遛弯儿有个去处。一到晚上,大家都聚在那儿,打打扑克,跳跳舞,可把些老年人高兴坏了。

  好事儿还不止这些。以前不敢生病,且不说得去县里,还得麻烦娃娃们。但是人老了难免有个不得劲,现在村里的医疗室设备、药品都全活儿,有个头疼脑热的家门口就能看。家里缺点甚就去超市买,走几步就到了。我们这些老年人的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低保甚的,都兑现了。到了冬天,政府还给考虑取暖问题,低保户有煤补,可给娃娃们减轻负担了。

  你说其他村?一样,整饬的一点不比我们差。街道、路灯、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超市甚也有。村和村之间的路修好了,村里装了太阳能路灯,黑夜也是亮盈盈的。邻村张金香她们经常过来打牌、跳广场舞,多晚回家都不怕。

  就这么几个月,眼睁睁看着村里变了样儿。听干部们说,罗家营是复兴乡的“明星村”。我们老姐妹几个坐在那个新修的长廊上拉话,光我们罗家营就有几百户人家,整个复兴乡就更多了,这么大的工程,政府得花多少钱、出多少人、操多少心!

  县里、乡里、村里的干部从3月份开始,一直就在村里忙前忙后的。我家的包户干部齐满全天天都来,打地基、垒墙、抹灰甚也干。我们老两口上岁数了,干不了重活,收拾的时候请了几个技工,其他都是人家帮助的。等最后收拾完了,他脸晒得黑黢黢的。

  我们得到大实惠了,就是把干部们辛苦坏了。我们复兴乡党委书记周俊虎,脚崴了,一天都没休息。乡长郭辉和我们成了熟人。谁家干甚活儿、干到甚程度,他们都知道。

  过去干部不常见,见了也没甚说的。不像现在,大家见了干部都是“书记、乡长,又有甚好政策了,快给我们说一说”。我慢慢儿思谋,这干群关系就跟一家人过日子一样,家和万事兴,要是夫妻、婆媳、父子都闹意见,日子咋能过好?

  村里好多人家祖上是从山西迁过来的,村里爱唱曲的、会拉二胡的人挺多。前年,我们自己出钱出力建了个文化大院。今年“十个全覆盖”实施的时候,我们一起商议说,能不能让政府帮着把文化大院再往大、往好弄弄。没想到这个愿望也实现了,这真是喜上加喜。

  我们罗家营的党支部书记杨长青说啦,咱们不仅要有好的环境,还得有好的精神状态、好的文化生活。我们文化大院那儿一拉溜挂起来的12盏红灯笼是有说道的,那些灯笼每个上都有一个字,连起来是“大仁大义”“同心同德”“营造文化”,正好把我们大同营这个村名藏进去了。别看我是农民,这意思我懂,就是说以后的日子比现在还有盼头!(本报记者 高雪芹 皇甫美鲜 院秀琴 见习记者 史美越 韩雪茹 摄影报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