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湖南水利跨越式发展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蒋春艳 朱毅 王琳 柳德新 编辑:李子璇 2015-12-18 17:26:45
时刻新闻
—分享—

 严格水资源管理,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提升。图为位于资兴市的东江湖。童迪 摄

严格水资源管理,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提升。图为位于资兴市的东江湖。童迪 摄

 11月28日,涔天河水库大坝填筑至320米高程,提前153天封顶。徐行 摄

11月28日,涔天河水库大坝填筑至320米高程,提前153天封顶。徐行 摄

数说“十二五”湖南水利  投入大幅增长 “十二五”水利投资1290亿元,比“十一五”605亿元增长113.22%。

数说“十二五”湖南水利,投入大幅增长,“十二五”水利投资1290亿元,比“十一五”605亿元增长113.22%。

减灾效益巨大 “十二五”期间,全省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494.3亿元,比“十一五”的646.51亿元减少23.54%;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员190人,比“十一五”时的776人剧减75.52%。

减灾效益巨大, “十二五”期间,全省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494.3亿元,比“十一五”的646.51亿元减少23.54%;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员190人,比“十一五”时的776人剧减75.52%。

水利普惠民生,解决241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现100%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通自来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多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97万亩。

水利普惠民生,解决241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现100%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通自来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多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97万亩。

重大工程加速,12个项目列入全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其中,洞庭湖治理、涔天河水库扩建及灌区工程、莽山水库等相继开工建设;毛俊水库等4个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重大工程加速,12个项目列入全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其中,洞庭湖治理、涔天河水库扩建及灌区工程、莽山水库等相继开工建设;毛俊水库等4个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用水效率提升,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48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8%,全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提升到90%。 水利改革深化,建立了“政府主导、水利主管、部门配合”的河道采砂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扭转了河道采砂乱采滥挖的局面;创新运用PPP等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606亿元投入水利建设;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3000余个,96%的乡镇建立了水利站。

用水效率提升,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48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8%,全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提升到90%。 水利改革深化,建立了“政府主导、水利主管、部门配合”的河道采砂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扭转了河道采砂乱采滥挖的局面;创新运用PPP等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606亿元投入水利建设;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3000余个,96%的乡镇建立了水利站。

  蒋春艳 朱毅 王琳 柳德新
  
  编者按:
  
  “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抓住国家加大水利投入、入列水利改革试点省及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机遇,水利建设、水利改革、水利管理齐头并进,取得水利投入倍增、发展成效巨大、受益范围空前的辉煌成就。
  
  为展示“十二五”湖南水利发展成果,凝聚全社会关心支持水利建设的正能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持续大干水利,本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水利三湘——湖南水利“十二五”发展成就巡礼》专题宣传,敬请关注。
  
  12月上旬,久违的阳光照耀着三湘大地。各地抓住施工的黄金季节,进行“十二五”水利建设的最后冲刺,全省水利建设每天有多达1亿元的水利投资形成实物工作量。
  
  来自省水利厅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全省水利持续保持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完成总投资1290亿元,为“十一五”水利总投入的2倍,其中争取中央水利投资443亿元,连续5年居全国前列,为保障全省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以2011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水利”为标志,湖南水利建设、水利改革、水利管理齐头并进,正在向着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阔步前进!
  
  大力度夯实工程减灾体系
  
  今年,尽管我省局部暴雨频发,甚至出现罕见冬汛,但全省上下团结协作,严密防守,全力抗灾,未垮一库一坝,未溃一堤一垸,杜绝了群死群伤,因灾死亡(失踪)人员为1998年以来最少,实现了“十二五”防汛抗灾圆满收官。
  
  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省持续夯实的水利工程减灾体系,防灾抗灾能力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我省对10109座小型病险水库及345座大中型水库(水闸)进行了除险加固,增加供水能力40亿立方米;实施了洞庭湖近期治理项目,先后完成了钱粮湖等三大垸堤防加固、围堤湖等10个蓄洪垸堤防加固、麻塘垸堤防加固等,启动了钱粮湖等三大垸安全建设、安化等9个蓄洪垸堤防加固等大批工程;实施了湘、资、沅、澧四水的23条干支流重要河段治理,330条中小河流治理和山丘区35个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初步建成110个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了省到市、市到县、县到村的防汛抗灾指挥体系。
  
  保江河安澜,为生命撑起“保护伞”。“十二五”期间,我省成功抗御了2013年超历史特大干旱,战胜了2014年资水、沅水特大洪涝灾害,今年又成功防御了湘江干流衡阳以上1961年以来最大冬汛,全面实现了省委、省政府“五个确保”目标。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比“十一五”期间减少23.54%;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员比“十一五”期间剧减75.52%。
  
  大范围水利发展普惠民生
  
  喝上干净水、旱涝保丰收……我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推动水利发展惠民生。
  
  郴州市的三十六湾地区,由于有色金属采选,大量废水、矿渣和尾砂随地表径流进入河床,造成河道淤塞、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质重金属超标,下游的陶家河流域10多万群众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今年,在省水利厅等部门支持下,当地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陶家河流域沿线临武、嘉禾、桂阳3县13个乡镇、137个行政村、15.81万人都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临武县万水乡寨脚下村7组村民周儒山,在通水后特意作了比较:原来的井水烧开后,有一层水垢;而自来水烧开后没有水垢,“这说明水质好,我们放心喝”。
  
  “十二五”期间,全省解决了241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现100%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通自来水。“这是有史以来,集中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范围最广、资金投入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一项民生工程。”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詹晓安说。
  
  在农田水利方面,我省先后实施了74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43处大中型灌区、27处大型灌排站改造,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多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97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增加400万亩,达3400万亩。
  
  此外,还新增农村小水电装机140万千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000平方公里。
  
  大手笔推进重大水利工程
  
  11月28日,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大坝顺利填筑至320.3米高程,填筑量300万立方米,比国家批复工期提前153天完成坝体填筑任务,大坝成功封顶。
  
  稍早前的10月29日,涔天河水库灌区工程在江华瑶族自治县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我国今年开工建设的第27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标志着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再开工27个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目标全部实现。2019年建成后,涔天河灌区灌溉面积将超过韶山灌区,一跃成为湖南省最大灌区。
  
  更早前的5月21日,作为全国12个社会资本参与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之一的莽山水库也顺利开工,成为国家PPP试点水利项目的探索范本。
  
  大手笔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我省一大批骨干控制性工程相继建成。同时,我省抓住机遇,有12个项目列入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约564亿元,成为项目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洞庭湖近期治理、涔天河水库扩建及灌区工程、莽山水库等8项重大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毛俊水库等4项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十三五”期间将陆续开工,成为“稳增长、惠民生”的强力支撑。
  
  大气魄严格水资源管理
  
  随着水资源的刚性约束越来越趋紧,我省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省、市、县三级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分解工作全面落实,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今年,省政府首次全面启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14个市州考核等级均为合格以上,其中长沙市考核等级为良好。
  
  以总量控制为核心,抓好水资源配置;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强化节约用水管理;以水功能区管理为载体,强化水资源保护;以依法行政为保障,规范水资源管理行为;以强化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等基础工作为抓手,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我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守住“三条红线”,用水效率逐年提升。2014年与2010年相比,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6提高到0.487,万元GDP用水量由204立方米下降到12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42立方米下降到85.4立方米,全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由60%提升到90%。在经济总量连年增长的情况下,全省用水总量微幅增长,由325.2亿立方米增加到332.41亿立方米。
  
  2013年下半年以来,全面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这一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效,湘江长沙至衡阳河段全面禁止采砂,湘江流域水质整体好转。
  
  大格局加快水利改革
  
  作为全国唯一的水利综合改革试点省,湖南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大胆先行先试,把加快水利改革作为加快水利发展的不竭动力,从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水价“五大改革”入手,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并于2014年通过水利部评估,为全国水利改革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示范。
  
  去年开始,我省总结改革试点经验,从7个方面深化水利改革,即:加快水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健全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水利法治建设和科技创新。
  
  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我省建立了“政府主导、水利主管、部门配合”的河道采砂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扭转了河道采砂乱采滥挖的局面;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创新运用PPP等投融资模式,“十二五”期间吸引社会资本606亿元投入水利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在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上试点总承包制、代建制、项目法人招标制和建立水利工程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等新型建设管理模式;组建了农民用水户协会3000余个,96%的乡镇建立了乡镇水利站;长株潭等7市在城区实施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推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在岳阳县等5个县市试点“节水优先、按方收费”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盛世治水,人水和谐。湖南“十二五”水利,迈出了跨越式发展的大步。“但对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我省防汛抗旱能力仍然薄弱,农田水利建设仍然滞后,供水保障能力仍然不强,水环境问题依然突出。”詹晓安说,“十三五”期间,水利部门将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水利网”的部署,进一步夯实农村水利、拓展城市水利、注重生态水利,加强水利建设、严格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全力打造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防洪安全网、城乡供水网、农业灌溉网、水生态保障网、水利信息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