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长杜家毫在《瞭望新闻周刊》发表《湘西小康建设调查报告》署名文章。在文章中杜家毫表示,湘西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自治州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的事业,也是湖南省的责任和使命;必须在充分发挥自治州主体作用、调动自治州各族人民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举全省之力加以支持。(11月2日人民网)
毋庸置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其贫困问题与生态问题、发展问题、社会问题等相互交织,已经成为全面小康建设最难啃的“硬骨头”。而湖南湘西自治州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的7.3%、4.1%,但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省1.5%左右,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分别为湖南省平均水平的44%、52.4%,堪称湖南能否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
如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湖南主政者杜家毫于《瞭望新闻周刊》刊文,将目光定格于湘西自治州的脱贫致富,这种啃“硬骨头”的决心就很值得我们点赞。更何况这种决心还不只是嘴上说说,杜家毫已经明确给出了时间表,表示要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推动自治州经济有一个大发展、扶贫有一个大成效、民生有一个大改善。有决心有魄力,相信湘西的脱贫致富就不再是幻想。
事实上,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就必须打破“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必须坚定不移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对此湖南也明确表示保障民生与保护青山绿水是底线要求,强调要做到既完成经济发展根本任务努力做到百姓富,又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切实做到生态美,更是让人对湘西自治州的美好未来无限向往。
湘西自治州脱贫致富的核心,还在于实现百姓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杜家毫在文章中明确强调要着力兜住“四张网”,推进“六到户”,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若能在此理念指导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就必能建成一个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美好新湘西。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发展、同步小康离不开“输血”即外部帮扶,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而这种造血功能越多,释放出的能量就越大,脱贫的步伐也就越快。如今湖南明确表示要着眼未来持续发展,突出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这必将有助于湖南啃下湘西脱贫这块“硬骨头”。
综观杜家毫省长的文章,其字字珠玑、逻辑严密,对于湘西自治州脱贫致富无疑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若能以省长文章为指导,“敢为天下先”的湖湘人民把埋头苦干作为跨越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支撑,把同心攻坚作为跨越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力,以新眼光把握新机遇,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以新措施赢得新成效,积极工作、主动作为,就必能闯出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的新路子,为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文/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