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于一体,扶贫开发与全面小康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去年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到湘西自治州调研,并召开系列会议专题研究加大自治州扶贫攻坚力度、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与湘西自治州干部群众共同探索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的路子。(11月1日瞭望观察网)
湘西,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而对于湖南,又是一个落后的代名词,尤其是在当前小康湖南建设的关键发展期,如何摘掉湘西的“穷”帽子,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湖南省长杜家毫在瞭望周刊上发表题为《湘西小康建设调查报告》的调研文章,从多角度多层面为湘西脱贫致富,走向小康设计了极具战略参考的规划蓝图。
湘西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有着很大的历史必然性,从地理位置来说,湘西地处深山,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加上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落后,加上湖南经济发展重心的偏移,湘西的社会发展建设,长期滞后于湖南的整体发展。据测算,自治州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程度仅为48.6%、比全省低20.5个百分点,而居民小康实现程度仅为40.2%,贫困人口为湖南省贫困人口数的十分之一。
当然,湘西发展的长期滞后,也牵动着历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心坎,这里成为了湖南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社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自治州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湘西时强调,“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核心是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多次到湘西自治州调研,并召开系列会议专题研究加大自治州扶贫攻坚力度、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湘西的发展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春天。
说道发展的问题上,湘西地区也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上,湘西因为偏隅一方,保留着较好的自然生态,而这种自然资源,附带着浓厚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风情,如今正成为湘西的闪亮金名片,有力地支撑着湘西社会的小康建设。再者,从区位优势来说,“一带一部”发展战略正成为湖南经济腾飞的重要起点,加上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的深入实施的大好机遇,湘西的区位炙手可热,再算上政策倾斜力度不不断加强,湘西的小康建设必将如沐春风。
从杜家毫的湘西小康建设调查报告中,我们读出的是省委省政府建设小康湘西、美好湖南的坚定决心。小康是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让民众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而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考验着新一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执政智慧。
湘西的发展会不会再步粗放式发展的工业化老路?湘西的绿水青山还能不能得到妥善的保护?这份调查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省委省政府给出的答案,不论是保障民生,还是保护青山绿水,杜家毫省长都给出了美好的规划,正是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要求湘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走出一条发挥生态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新路。
小康湘西的蓝图已经绘就,美好湖南的雏形已经初显,我们相信,在新时期的改革发展中,湖南人民鼎力相助湘西小康建设,加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湘西的小康建设,必将乘着改革机遇的东风,在美好湖南发展中开出灿烂的文明之花。
文/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