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农业七日谈(6)涂亚鹏:农业转型提质政府必须“出手”

来源:湖南卫视 作者: 编辑:redcloud 2014-06-24 19:01:11
时刻新闻
—分享—
  农业七日谈(6)涂亚鹏:农业转型提质政府必须“出手”
  
  涂亚鹏,现任长沙县政府党组成员,长沙县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八零年代出生的他,长时间在基层乡镇主抓农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他认为,处于“拐点”的湖南农业要转型提质,政府必须“出手”,而最根本的,是政府自身在思想观念上要进行一场“破冰”。
  
  涂亚鹏: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释放政策正能量
  
  我想说,农业是一个准公共事业”,必须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去释放政策正能量。
  
  以荷兰为例,人多地少,发展农业“先天不足”,但却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业出口国。每年,荷兰政府投入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的经费约30多亿荷兰盾,折合人民币约115.5亿多元。其中,25%专门用于农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最新的农业技术能在1-2年做到全国普及。
  
  长沙县发展现代农业,做了很多有益探索,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借这个机会,我认为这两点还是值得交流探讨的。
  
  政府对农业有清晰的定位和规划。长沙县是“南工北农”的布局,北边主农的14个小镇,都有自己的定位,金井是茶乡小镇,柏沙是小水果之乡,双江是生态有机小镇,开慧是初恋小镇,跳马是花卉苗木之乡……避免了同质竞争。体制上,创新了“六个集中”:“资本集中下乡、土地集中流转、农民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发展、公共服务集中推进、生态集中保护”。果园镇的浔龙河生态农业小镇,(将耕地和宅基地的确权,确权到户,而在其它不少地方,是确权到村组,确权更加精准有效。同时,)政府就地修建安置住宅,“失地”农民不用离家,拿出补偿款的一小部分,就能住进新家,(一楼每平米1300块,二楼800块。)流转的2600多亩耕地、6000多亩林地,规划出专门的精品蔬菜区、精品瓜果区、精深加工区及休闲旅游区。
  
  如何真正用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我认为,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思想观念,必须来一场“破冰”之旅。
  
  说实话,我们现在也拿出不少好政策,但不隐瞒,出发点是好的,落实有时打了折扣。很多政策界定不清、把关不严。比如政府下拨的现代农业产业资金,地方并没有明确到底支持什么产业、投到什么企业身上,造成“撒胡椒面”,政策的“帽子”大,推进的力度小。
  
  坦白说,不少地方看待一二三产业时,就是把农业定位成弱势产业的,从经济贡献力角度,把农业看成“小量”,一味强调经济总量的增加,城市的扩张,新型工业化的推进。行动上也“缺位”。对农村的支持、涉农企业的支持,只停留在嘴上、纸上。我想谈两点具体建议。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对金融资本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放开”,可到了地方,就是“放不开”,结合实际,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堵点。一方面,金融机构有顾虑,不愿放贷。举个例子,一个大户流转了几百亩土地,但拿这些土地去银行贷款,不一定贷得到,为什么,因为银行认为自己承担了风险。万一贷款收不回来,土地成了一个“包袱”,要么请人经营,要么荒在那里,流转期限一到,又得还地于民,金融资本“放开”难以落实。另一方面,目前农村土地不能上市交易,城市资本下乡拿到的土地没有产权,这也是资本下乡的堵点。
  
  今年3月,怀化沅陵挂牌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允许农村宅基地、林地及耕地在不变更属性的前提下,上市交易。进入交易大厅,就像进了股市,电子屏上实时更新着最新的土地交易信息,买方卖方当场交易。这种做法,就是借土地的盘活带动金融资本血液的畅通。
  
  现在,长沙县也在积极申请率先试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民集体资产,促进农民带股、带保、带房进城镇。我们希望,这一试点取得经验后,尽早在湖南各地推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