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书记去哪儿》:感悟执政理念变化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吴俊 编辑:刘艳秋 2014-05-10 00:05:42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8日,红网《书记去哪儿》推出第七期石门篇。在片中,湖南常德市石门县县委书记董岚,抽出整块时间走村串户,检查村干部如何为群众“跑腿”,董岚认为,这样的“田野调查”,也是县委书记该做的大事,而代办员们为便民服务打通了“最后一公里”。(5月8日红网)
  
  本期的《书记去哪儿》石门篇中,县委书记董岚问民生、论发展,特别是看望留守儿童后,泪水浸满双眼的一幕打动了诸多网友。除了这组镜头,更让笔者关注的是便民网络“无缝覆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美丽乡村“自治”模式和“格言治家”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石门县用改革、创新之举,实现了从“管理”向“服务”,从“政府主导”到“村民自治”方式的转变,唤来了村容村貌、乡风文明,党群干群关系的全面改善和提升。
  
  是什么铸造了服务群众的“石门模式”?又是什么让这个县城变化如此之大?
  
  是对人民的深情。“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似小事,然而,对于百姓而言,件件都是大事。能否及时办结,不仅事关政府形象,更关乎执政地位、根基。现实生活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饱受群众诟病。石门县委从“背包书记”郑家贤、“草鞋警察”田建平、“草帽代表”陈建教等先进典型事例中,将干部“跑腿”的便民服务措施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以对人民群众的殷殷深情,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桩桩、一件件民生问题的化解,无形间接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既方便了群众,也赢得了口碑。
  
  是肩上的责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区县委书记,定蓝图、谋发展、搞调研,工作日里万机,千头万绪,但是为民谋福祉,带领人民走上康庄、幸福的大道更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任务。是追求短时期,立见效,轰轰烈烈的政绩工程,还是以改善民生为己任,抓基层、打基础?这不仅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更反映出领导的政绩观。石门县委书记董岚深谙其中之道,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围绕社会治理创新,村民自我管理,乡风文明建设等小角度切题,探索走出了一条契合实际又独具特色的发展之道。
  
  这就是“石门服务”背后的密码,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执政理念变化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当前,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如何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本期的《书记去哪儿》石门篇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案例和范本。然而,怎样进一步转变执政理念,把人民放在心间最高位置,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更应值得深思。
  
  文/吴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