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好人榜
第289期
湖南文明网 策划

沈红英:好媳妇胜似半个儿

  6月30日,记者在湘乡市东郊乡碳棚村走访,左邻右舍都夸沈红英是位好儿媳。29年来,她任劳任怨、细致贴心地照顾年迈多病的婆婆和智力障碍的夫兄。前不久,沈红英获评“湖南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详细<<

媒体联动 更多>>

湖南日报

湖南红网

中国新闻网

湖南文明网

湘乡网
时间2022.7
市州湘潭
类别孝老爱亲好人
个人简介

 沈红英,湘乡市东郊乡碳棚村15组村民,今年42岁。1993年与丈夫许志忠结婚,育有一女。29年来,她一直任劳任怨、细致贴心地照顾着年迈多病的婆婆和智力障碍的兄长,用始终如一的耐心和爱心谱写了新时代孝老爱亲的感人乐章。 前不久,沈红英获评“湖南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

【湖南好人·每周一星】沈红英:用真情谱写孝老爱亲新“乐章”


  “她比男人还能干,比亲生女儿还孝顺。”每每提到沈红英,湘乡市东郊乡碳棚村都赞不绝口。和丈夫许志忠结婚的29年里,沈红英一直细心照料年迈多病的婆婆和智力障碍的兄长,谱写了新时代孝老爱亲的感人乐章。

  日前,沈红英获评孝老爱亲类“湖南好人”。

  “我只是在尽一个晚辈应该尽的责任”

  1993年,沈红英与丈夫许志忠携手走进婚姻。由于夫妻俩都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打工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一家生计。

  为了更好的照顾身体一向不好的婆婆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兄长,沈红英每天都是5点左右起床,给家人煮好饭、洗完衣服、整理好家务后,再去工厂上班。晚上回到家后,沈红英片不得歇,开始准备饭菜,操持家务。

  几年前,沈红英的婆婆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从那以后,沈红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婆婆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最后三年瘫痪在床动不了,我就辞去工作在家陪伴了三年。”沈红英说。

  喂饭、喂水、喂药、洗脸、洗脚、换洗衣服、洗被褥、端屎倒尿……从婆婆瘫痪到去世前的那几年,沈红英每天悉心照料婆婆,忙得脚不沾地,却没有一句怨言。即便是晚上,她也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只要婆婆一有动静,她就会起身帮忙换尿布、翻身。在沈红英看来,“人人都有老的一天,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善待,我只是在尽一个晚辈应该尽的责任。”

  “我要让他吃的每口饭都是热的”

  湘乡市东郊乡碳棚村的村民都知道,沈红英的丈夫许志忠还有一个自小痴呆、生活不能自理的智障哥哥许雨泉。面对这样的家庭,沈红英没有埋怨,而是用自己的坚持和耐心来默默守护。在她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照料下,许雨泉每天都穿得干干净净,屋里洁净整齐,闻不到一点异味,精神状态也不错,整天乐呵呵的。

  每天打扫房间、安排一日三餐、定时清洗衣物、生病时喂水喂药……在生活上的方方面面,沈红英都给到了兄长无微不至的细心照顾,这一坚持就是二十九年。曾经有人劝过,让沈红英把兄长送进敬老院,减轻生活的负担,她每次只是默默摇头,说:“怕他在敬老院不习惯。”

  如今,在夫妻俩的精心照料下,许雨泉的身体逐渐好转,已经能够说上半句话了。

  照顾瘫痪的婆婆选择辞去工作的那几年,沈红英承担了更多来自生活的压力。“说不累是假的,但为了家人,再苦再累也值得。”沈红英说。

  用单薄的身躯扛起家庭的重任;用无悔的坚持诠释了“孝”和“爱”的生活真谛;用纯粹的真情感染了无数人心。沈红英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用一点一滴的言行塑造出新时代孝老爱亲的最美典范。

  “沈红英几十年如一日孝敬婆婆、照顾智障兄长的孝老爱亲事迹在我们村已传为佳话。她是我们碳棚村新时代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值得大家学习。”碳棚村党总支书记谭新强竖着大拇指称赞道。(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莉莎 实习生 曹丹雨 符思宇 通讯员 谢勇 湘潭报道)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