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梦涵(郑州大学)
近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在这个事件的余温下,出现了一幕荒诞闹剧。一个名为“奶声奶气的咖啡”(又名“魔鬼苏慧伦”)的网民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己是余华英的儿子,并以此为噱头博取关注和流量。(11月5日 极目新闻)
吴某某,网名“奶声奶气的咖啡”,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声称自己是余华英的儿子,甚至带有“原谅我的母亲”之类的情感煽动话语,试图通过“家庭离散”的情节引发网友的共鸣。然而,南京公安网安部门调查后发现,吴某某并非余华英的儿子,他发布这些信息的真正动机是通过制造虚假故事吸引流量,以达到吸粉引流、赚取广告收益的目的。
整起事件看似荒诞,但却真正反映了当前的流量乱象。在互联网平台上,所谓的“关注”和“点赞”成了衡量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而这种评价体系往往容易将道德与伦理抛之脑后,创造虚假、恶意的信息成为一条捷径。吴某某利用了这个网络生态的漏洞,借助一个社会敏感话题进行炒作,试图制造噱头,迅速引发公众讨论。这种“流量闹剧”不仅违背了网络伦理,更是对公众情感的严重欺骗。在余华英案件这一严肃的社会议题上,吴某某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情绪的波动。
如今,互联网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更是社交和商业利益的战场。在这个环境中,一些人为了追求流量而不惜以任何手段进行炒作。更为严重的是,当流量与广告收益成为唯一的评判标准时,伦理和道德被快速边缘化,个别人的价值观也出现了偏差。这种现象,远不止吴某某一人,而是在网络空间普遍存在的“点击即是效益”的怪象背后,反映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即当“流量”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时,理性和伦理常常成为被忽视的牺牲品。
那么如何摆脱“流量为王”的困境,回归理性和伦理,是我们在数字时代面临的共同课题。媒体、平台和公众应当共同承担责任,倡导真实和正向的信息传播,减少不必要的炒作与虚假信息的泛滥。只有通过培养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意识,才能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公共平台。
从吴某某的行为透视更广泛的网络文化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虚假信息的泛滥不仅仅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在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和负责任的网络环境,以确保技术进步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面价值,而不是成为伦理失范的温床、“流量闹剧”的助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