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倪(郑州大学)
期望通过购买某种商品,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些正向的改变,帮助自己活成理想中的样子,从而使自己获得幸福,实际上买来之后并不会经常使用,更不会给生活带来变化,这样的经历你有过吗?据《半月谈》报道,最近,有网友对这种购物经历进行了精准的概括——“幻想税”。
应当看到,人们之所以为“幻想税”买单,是因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有人斥巨资购入一台咖啡机,幻想每天清晨亲手做咖啡,享受精致生活的惬意,然而现实却是“根本起不了床”,更别提做咖啡了。这种购买行为,实际上是基于对理想生活的幻想,而非实际需求。当幻想未能实现时,消费者往往会感到懊悔和失望,意识到自己浪费了金钱、时间和精力。
事实上,很多商品带来的幸福感,只有在下单和收货的瞬间才能感受到。当人们真正拥有它们时,“幻想”赋予它们的光环逐渐褪去,剩下的只是商品的实际功能而已。此时,消费者意识到,自己购买的并非商品本身,而是那一瞬间的即时满足感。
这种即时满足的背后,反映了消费主义对个体心理的隐形控制。商家通过广告和宣传,诱使人们产生消费需求,暗示购买某种商品就能实现美好愿景。例如,“买了电子产品就能提高学习效率”,“买了瑜伽服就能坚持运动”等,都是通过心理暗示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社交媒体和广告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趋势,它们通过展示某种商品能让消费者过上更好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消费行为。
“幻想税”还揭示了个体在消费主义下对社会认同的迎合。哲学家鲍德里亚曾说:“人们消费的从来都不是物本身,而是把物当作突出自己的符号。”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消费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需求,更是用来塑造自我身份。拥有奢侈品的人常被视为成功与富裕的象征,使用某种电子产品学习和办公的人则被认为是“精英”……人们通过消费这些商品来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消费逐渐成为一种寻求自我认同的方式。
然而,成功的人不一定会购买奢侈品,真正有成就的人也不依赖电子产品来成为“精英”。“幻想税”带来的即时满足,远不能让人实现理想中的自我。事实上,这种短暂的幸福感往往不可持续,真正的幸福需要通过长期努力和自我实现来获得。
面对“幻想税”这一消费主义现象,个体需要学会理性消费。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真实需求,而非受广告和社会压力的影响。其次,消费行为不应成为自我价值的唯一来源,人应追求更多维度的自我实现,不依赖物质消费来确认身份。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消费主义的引导。媒体和广告应提倡理性消费,推动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健康、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期待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消费市场得以健康发展,消费者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能做到更加理性和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