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没有人应该是“分母”,宣传时也别忘人文关怀

来源:红网 作者:丁超 编辑:张瑜 2024-11-15 19:03:17
时刻新闻
—分享—

公众号截图.png

浙江大学公众号推文截图。

□丁超(浙江传媒学院)

近日,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24/67656,他们拿下浙大最高层次奖学金》的文章,旨在褒奖和宣传获得竺可桢奖学金的优秀同学。然而,文章发布后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不少没有获奖的浙大同学在网络上发声,表示对推文中将自己定义为“分母”感到不适。

竺可桢奖学金作为浙江大学校设的最高层次奖学金,自1986年设立以来,每年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12名本科生和12名研究生,他们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均表现卓越。这一奖项不仅是对获奖者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们为浙江大学乃至整个社会做出贡献的认可。

学校对本校优秀学生进行宣传固然无可厚非,但“24/67656”的表述有失妥当,并没有考虑到其他67632位浙大学子的实际感受,可能有失对其他浙大学子的人文关怀。

诚然,浙大将这一数字比例作为标题,其初衷意在强调获奖学生的稀缺性和卓越性,这无疑是对这些学生个人成就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意在鼓励其他浙大人奋勇争先、不断努力。但是,当这份荣誉被置于一个“67656”的庞大“分母之下时,这样的表达方式在无意中将其他未获奖的学生定义为了“分母”,不仅可能起不到很好的宣传与激励效果,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给其他学生带来无形的焦虑与困扰。

很有可能,这样的定义方式会让其他大学子感觉到,自己成为了这24位优秀学子的“陪衬”,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在无形中被淡化,甚至被忽视。更何况,浙江大学是中国顶尖的高校,能够进入浙大学习的学子,本身在学习能力等方面就较为突出,是在高考、推免、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佼佼者”。而成为“佼佼者”背后,他们也往往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他们“浙大人”的身份,更可能加剧他们内心对于被这样定义的不适与不满。

如今,浙江大学已经建校127周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百余年来每位浙大人共同创造的结果,这样的宣传可能会弱化其他在校生的“归属感”与“价值感”,无论是对于学生的成长,还是学校的发展而言,都是一种不利的因素。

每年保研或考研放榜季,诸如“全寝保研”“全员上岸”等宣传语,就会如“定时节目”一般出现在媒体中。从这些“套路化宣传”到浙大的“数字比例”式宣传,都在有意无意地淡化个体的独立性。学子们所反感的不是对于优秀者的褒扬,而是在寻求一种更具人情味的宣传方式,让每个个体感受到学校和社会所给予的人文关怀与温暖。

没有人应该是“分母,也没有人可以被轻易定义。在社会愈发多元的当下,每个个体的价值都不可以被忽视,每个个体所付出的努力,他们丰富且独立的面貌,都不应该被简单归结为某种标签或数字。每个人的成长路径、性格特质、兴趣爱好,都是构成其个体价值的重要部分,值得我们以更加细致入微的视角去理解和尊重。在教育和评价的体系中,我们更应秉持包容与理解的态度,发现并鼓励每个人的独特之处。

评论之星选拔赛.png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