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天佑(山东大学)
11月12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发布的《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引发了全网热议。通知强调,要前移防控关口,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有效减少幼儿和小学生近视的发生,并提出了八项具体部署。
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学生近视率为52.7%,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近视低龄化趋势上升引人关注,许多孩子在学龄前或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出现近视。近视防控不仅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必须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切实做好近视防控工作。
在“硬件”方面,《通知》明确提出了多项措施,例如确保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小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深化落实“六个一”近视防控要求,改善教学设施条件,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落实教学场所的采光和照明要求等。这些“硬件”设施的配备,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从源头上减少了近视发生的风险。
但仅有“硬件”的提升是不够的,“软件”方面的改进同样重要。这包括改变家长重治轻防的观念,有针对性地加强视力健康教育等。家长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其观念和行为对学生近视防控具有重要影响,落实各项措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社会也应加大对近视防控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特别强调了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性。此前,许多地方和学校通过优化作业布置方式、推出作业“熔断”机制、打击违规课外培训等措施落实“双减”政策,以降低学生课业压力和用眼疲劳、保障学生的休息时间。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不可忽视的是,近期学科培训在多地又有抬头之势,学生的课业压力开始“隐形化”“电子化”,书面作业量增大,家长直呼“写不完”的情况仍然屡见报端。《通知》重申了落实“双减”政策,既是对当前教育领域问题的有力回应,也是近视防控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引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用眼压力,预防近视的发生。
近视防控工作必须“软硬兼修”,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软件”方面的更新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近视防控的强大合力,有效减少幼儿和小学生近视的发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