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局长陪餐,能否真正解决校园食堂的隐患?

来源:红网 作者:崔一琳 编辑:刘威成 2024-11-10 17:01:30
时刻新闻
—分享—

评论之星选拔赛.png

□崔一琳(华东师范大学)

11月9日,福州市教育局制定局长陪餐制引发众人关注。据福州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局长陪餐制下,陪餐人员为市县两级教育局局长等,陪餐对象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或者从校外供餐单位订购食品向学生提供餐饮服务的中小学校,原则上陪餐每月不少于一次。

局长陪餐制度的出台,虽然看似为校园食品安全增加了一层制度上的保障,但在落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实在令人担忧,仅靠一项制度能否真正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还需打上一个问号。

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尤其是部分学校食堂卫生条件差、食材来源不明、学校和承包商利益纠葛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仅在今年秋季学期,就有江苏昆山部分中小学给学生发放过期发霉蛋糕、重庆过期大米流入乡村小学、云南昆明中学食堂给学生食用“臭肉”等的校园食品安全事件掀起舆论热潮。

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可能导致家长以及其他社会大众对于学校管理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甚至危害当地政府形象。因此,福州市教育局出台局长配餐制是对社会焦虑的积极回应,试图通过局长等政府官员的亲自监督来保障孩子们的用餐质量,避免类似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理论上,局长陪餐可以通过亲自参与学校食堂的餐饮过程,进一步了解并监督食堂工作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每月一次的陪餐频率实在有限,局长等管理人员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对学校食堂从食材采购到制作供给进行全流程、全方面的监督。食堂人员还可能会在局长陪餐日“临时整改”以应付检查,局长陪餐当日接触到的餐食更难以代表学校日常餐食质量的整体水平。因此,如果没有建立长效并健全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陪餐制度很可能会沦为一次性的展示性行为,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善校园食堂的整体水平。

要真正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仅依赖于局长陪餐制度的短期效应,而是要从根本上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与监督,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实施。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陪餐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确保每一次陪餐都能够产生实际效果。学校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并引入家长陪餐对学校食堂进行监管。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专业培训,确保每一项环节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从根源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再次发生。

局长陪餐制度的制定是福州市对于校园安全问题的积极回应,但是只寄希望于局长每月一次的定期检查,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园的食品安全问题。局长陪餐制度应该成为更全面、持续的监督体系中的一部分,只有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才能真正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不再受到威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