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书娴(兰州大学)
近日,南昌大学的《赣剧艺术鉴赏》课程走红,不少同学将拍摄的课堂片段分享至各大社交平台,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点赞。视频中,学生们在陈俐老师的提示中,跟着音乐的节奏,不断地舞动折扇、挥动着水袖。很快,经过几次动作的打磨,学生们就可以流畅地舞动起来,并赢来台下一片喝彩。从知道到了解,从体验到体会,在与赣剧一次次的近距离接触中,学生们用心体会每一个角色的特点、认真学习每一个戏曲技巧,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原来这么美。有网友感慨:“这才是大学该有的样子!”可见,充分释放大学的潜能,关键在于打破壁垒,突破无形的“围墙”。
大学之“大”在于“有容乃大”。没有“围墙”的大学意味着教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这样的大学里,将通过研究、教育、创新和文化为公共知识生产提供一个开放的、变革性的空间;开放教学、科研资源,让所有群体都能无障碍地接触到大学的教学、科研,将是大学生产知识的默认方式。在这样的大学里,学术知识的交流不再受地域和学科的限制,师生可以自由地探索知识的边界,实现跨学科的合作,这种开放性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全球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大学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部分,需要和社会保持有机的联系。一方面,大学的一些资源可以适度向社会有序开放;另一方面,大学需要接触社会,保持和社会的积极互动。因为知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实不止是戏曲,例如非遗、打造金银首饰等这些“围墙”外的知识都可以进入大学,在校园内外可以没有间隔地穿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走进大学校园。前不久,泉州非遗走进北京大学,为学生们展示了掌中木偶、提线木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南大学举办了2024年传统文化公开课暨首届梅园游园会,既有茶艺、昆曲、古琴的文化展示,也有古韵乐“投”、龙韵智答、华裳游园等互动体验;湖南大学的“卜卦”课中,学生的课桌上都会摆放着50根算筹,他们会跟随老师的讲解,学习卜卦方法之一的大衍筮法……任何知识都是“活”的文化,需要学生将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与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在丰富实践中感受文化精髓,在“知行合一”中收获成长。如此看来,打掉知识的门槛,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没有限制的、便利的、价格低廉的路径和渠道接触到,这才是大学的潜能所在。
青春的样子就是社会的样子。年轻一代已不再是单向被前人教育接收的对象,已成为新技术、新事物的传播者和教导者,观念变革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有能力应对复杂的世界。而大学正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培养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是大学建设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今,大学建立在信息空间开放的基础上,一个开放的信息空间必定是多元、超量、共享的,能够满足所有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实体校园“作为社会互动和对话场所”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虚拟校园,以扩大和改善所有人的参与研究、学习的机会,加强学习者、研究者的合作,并且探索大学“履行使命的新方式”,从而使得大学充分释放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