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喆 童永佳(河西学院)
近日,“2名记者采访时被打”再度将合新铁路建设材料“以次充好”的问题带到大众面前,引发广泛讨论,但这次讨论的不仅是材料质量问题,还有与记者产生了“小摩擦”的原因。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全力配合调查,坚决维护记者舆论监督的合法权益。(11月16日 央广网)
记者,是舆论监督的前线战士,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他们的职责是挖掘事实真相,成为公众知情权的捍卫者。在合新铁路事件中,这2名记者深入现场,试图揭开建设材料可能存在的“以次充好”问题。他们的行为是正常进行舆论监督工作的一部分,这种监督对于保障公共工程的质量、维护公众利益至关重要。公共工程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民众的长远利益,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记者的采访是在履行一种社会责任,为民众充当眼睛和耳朵,让隐藏在黑暗中的问题暴露在阳光下。
然而,这2名记者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被打,这一暴力行为是对舆论监督的公然挑衅和恶意阻碍。这种行为背后,或许无意之举,也或许是逃避责任的不良企图。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种对记者的暴力行为都是不能被容忍的。它不仅伤害了记者的人身安全,更是对公众知情权和社会公正的践踏。如果此类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惩处,将会产生寒蝉效应,使得其他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有所顾虑,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信息透明度和民主监督机制的正常运行。
但值得欣慰的是,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全力配合调查,坚决维护记者舆论监督的合法权益。这一表态是展示企业担当的积极信号,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有的态度。在面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时,企业不是选择逃避或者掩盖,而是积极面对,这对于重建公众对合新铁路项目的信心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企业的态度也表明,在现代社会的治理体系中,企业要认识到自身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承担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的监督。一个健康的企业应该在舆论监督下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和运营,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公众的利益。
更何况,无论背后存在多少复杂的利益纠葛,真相都不应因“小摩擦”而沉默。公众对于合新铁路建设材料是否“以次充好”有着强烈的知情欲,这是因为公共工程的质量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公众期待看到一个透明的调查过程,期待相关方能够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负责,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在这个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公众的声音是推动事件朝着公正、透明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重视公众的期待,尊重公众的知情权,让真相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