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之滟(陕西师范大学)
24岁的长花出生于四川攀枝花的一个偏远村庄。家境贫寒的她不甘愿像同龄的女生那样结婚生子,强烈地想要从这个闭塞的山区向外走。结果好不容易考上了青岛的一所二本大学,结果专业在毕业时遇了冷。经历了考研失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她选择了成为一名保洁员,以解决生计问题。(《北青深一度》)
2024年毕业季虽已过去,但就业难仍然笼罩着众多大学毕业生,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持续激增,据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面对毕业生数量远超于公司岗位的现状,企业便通过不断提高要求,设置更苛刻的招聘条件来选拔人才,导致许多年轻人都在求职的路上屡屡碰壁,难以找到一份“理想”而又“体面”的工作。
我们不可否认,在“内卷”日益严重的今天,学历的确承担着敲门砖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们能够选择的岗位。但伴随着高学历与“体面”的工作紧密相连,教育渐渐被社会大众视为了实现阶层跃升的重要途径。可这真的是教育目的与价值所在吗?长花的故事给了我们新的思考。年轻人要有从学历中“出走”的勇气,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而是帮助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拓宽眼界,让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清晰,越来越能够找到自我价值。即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也要能够坦然接受,在这之中找到一种向上看和自洽的勇气,活出自己的人生。
长花“非传统”的就业选择也给当代年轻人择业带来了新的启迪。在考研考公人数激增、就业环境紧张的多重困境下,许多年轻人面临着“脱不下长衫”的尴尬境地,他们既不想要就职于不符合自己学历预期的岗位,又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最终在生活压力下,成为了“全职儿女”。但长花能够“向现实看”,不被考研失利所困,拥有继续“向外走”的勇气,毅然决然地选择在毕业答辩后去往杭州一边学做自媒体,一边做保洁,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劳动获得一份能接受的收入,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更长远的发展规划,为当代年轻人树立了“先就业再择业”,不被当下失败所困的典范。
弟弟对长花的那句质疑、客户对长花的纠缠……这些社会现象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在当今职业选择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为何社会对某些职业的偏见和歧视仍然存在?尽管长花对他人的不理解保持沉默,但这并不代表这个问题能够被忽视。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应该成为一句空话,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当尊重他人的职业选择,在营造更加和谐友善的就业氛围的同时,鼓励年轻人“出走”的勇气,拥抱多元的职业道路,创造精彩的人生。
总而言之,愿年轻人都能够从长花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不被一时的失败所困,在多元的时代洪流中,怀揣“出走”的勇气,在现实生活中活出真我,于平凡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