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悦(长安大学)
“只有他们(景区商家)卖的东西才可以带进去吃,我们自己拿的食物就不能带。”近日,有游客发布这样一则视频。视频中,景区工作人员制止了游客带食物上山的行为,称清扫任务重,“每天山上都是鸡爪、瓜子皮”,此事引发社会热议,支持和不支持声音各成一派。那么,景区禁止游客自带食物却翻倍自卖,限制游客带食品入景区的行为合法吗?(10月28日《法治日报》)
景区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这一规定是否合法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从景区运营角度看,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具备一定的合理性。首先,游客在景区游玩时,很难做到游玩同时一直携带着食物垃圾,就会产生随时吃完随时扔的行为,在庞大的游客体量下,这样的行为给景区维护环境优美的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景区无法及时清理景区垃圾,也会给后来游客带来糟糕的游玩体验,从而影响景区整体形象。其次,一些景区属于自然生态环保区或是文化遗址区,大量食物垃圾的乱扔会对景区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例如,在一些动物保护景区,乱扔食物垃圾,极易被景区动物误食,这些行为干扰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影响动物们的身体健康;在一些植物园景区,游客随手倒掉的果汁等饮品,极易导致一些珍稀树木的坏死,对景区自然资源保护带来恶劣影响。由此,景区只要在制定相关规定前经过了合法的程序,在保证游客权益不受到较大受损时,及时向游客解释这一规定背后的意义价值所在,这样的举措可以是合法的。
从游客权益角度看,景区禁止游客携带食物入园,却能购买景区食物,这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游客的自主选择权。外出游玩时,饮食体验也是一项重要指标,一些游客对饮食要求比较高,更倾向自带食物来满足个人胃口需求和身体需要,而景区禁止游客自带,游客只能被迫购买景区食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游玩体验:一是景区食物种类单一,并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二是景区提价售卖商品,增加游客消费支出;三是景区食物卫生安全难以保障,游客难以信服。消费者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景区单方面禁止游客携带食品进入,并且提价售卖食品可能会侵犯了消费者的这一权益,这种情况下该规定就可能不合法。
综上所述,景区禁止游客携带食品进入景区对双方各有利弊,而解决是否可以携带这一仍具争议性的问题,其实就是需要相关部门找到景区和游客之间的利益平衡点,在景区可持续发展和游客权益不受损的共同要求下出台相关政策,在最大限度内实现景区和游客“双赢”。同时,景区和游客两个“当事人”,应不断提升个体职责和素养,景区加强园内食物品质监管,不论是卫生还是价格都应达到服务顾客利益的最高标准,游客也应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水准,为小家也是为大家营造更良好更舒适的游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