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立婷(防灾科技学院)
北京市推行“课间一刻钟”改革已近两个月。各区学校不断盘活课内课外资源,满足学生需求。部分学校增设了长椅、乒乓球台等设施,为班级配备魔方、棋类等益智游戏箱,在小课间设计了呼啦圈、羊角球等活动项目。“课间一刻钟”改革,将原本10分钟的课间时间延长至15分钟,这一举措看似微小,实则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10月25日 北京青年报)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北京市各学校积极响应这一改革,纷纷推出了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例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推出了“我的课间我做主”项目策划活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策划、意向征集、汇报展示,共同推出了五大类课间活动项目指南,供学生自主选择。这种自主设计、自主选择的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还让他们在课间活动中找到了归属感和成就感。
此外,各学校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园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场所。比如,一些学校对楼中天井开放区域进行美化,铺设绿地草坪毯,安装运动器械;一些学校则开放了生物实验室、艺术展示空间等,供学生观察和探索。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间活动,也让他们在校园中找到了更多的乐趣和成长的空间。
深层次来看这次改革是对传统课间管理模式的突破,在过去课间往往被视为课程教学的间断,其重要性被相对忽视。而此次改革,不仅延长了课间时间,更重要的是它鼓励学校和学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多样化的课间活动。这种转变,体现了教育从“管理导向”向“育人导向”的深刻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活动能力等综合素质。
此次改革是育人理念格局的一次深刻转变,多出的5分钟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了更加充裕的休息时间,更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考,它体现了对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化成长的重视。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全国的教育政策都继续优化改革,为更多的学生带来福祉和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