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珺琢 吴怀钰(重庆大学)
“有种新型职业,无内卷、不加班,还包吃包住,最主要的是你的老板就是你亲爸亲妈啊!”近期,“全职儿女”作为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引发了公众的关注。然而,对于这种生活方式,公众的看法却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啃老”方式,堪称青年之耻;也有人表示,这不过是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不必过于苛责。
事实上,“全职儿女”并不等于“啃老”。“啃老”通常是指年轻人成年后仍长期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且不承担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现象。“全职儿女”则有所不同,他们主动选择暂时脱离传统的全职工作状态,与父母共同生活,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来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他们保持学习,尝试寻找新工作。在此过程中,他们陪伴父母、照顾家庭、参与家务劳动,为家庭做出贡献。更重要的是,看似“停下脚步”的他们并未放弃自我成长与职业规划,而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充电,探索个人兴趣,深化对职业的理解,以期在未来能够更精准地定位自己的职业道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全职儿女”也是年轻人生活方式选择多样化的表现。随着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全职儿女”成为部分年轻人探索生活新路径的新尝试。此外,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成为“全职儿女”也是年轻人面对就业压力等现实困境的一种理性选择,而非逃避。
然而,尽管“全职儿女”现象展现了年轻一代在就业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创新性与灵活性,我们也不应忽视其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胜任一份职业需要丰富的知识、专业的技能、良好的实践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若长期扮演“全职儿女”的角色,年轻人在职场经验和技能更新方面可能会出现断层,未来重返职场时或将面临更多障碍。因此,“全职儿女”断然不能成为一种长期的“就业方式”,年轻人应合理利用这段gap time,拒绝躺平,并在适当的时候重新回归职场,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全职儿女”的出现是当代年轻人生活方式多样化的表现,也是他们面对现实困境的一种权宜之计。但暂停不等于躺平,我们不妨对“全职儿女”多一些包容,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与支持,让这一群体在暂缓脚步的同时,拥有自我成长、充电储能的空间,为未来的奔跑积蓄更多的力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