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青椒评论”8月评委,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章玉政。
红网时刻9月25日讯(记者 唐盈)经编辑审核推荐与评委点评,红网“青椒评论”2024年8月优胜作品评选结果于今日出炉。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张旭良、湖南工业大学杨世豪、南京师范大学曹姝、云南财经大学丁浩然、重庆师范大学薛晖的稿件,获评“青椒评论”8月月度佳作。
本期评委由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高级记者)、硕士生导师、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主任章玉政担任。为给广大学子提供更多指导参考,“青椒评论”围绕新闻评论写作相关话题,对章玉政老师进行了一次采访。
红辣椒评论:从教之前,您有丰富的媒体从业经历。为何选择“转身”进入高校?
章玉政: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老师。这个梦想是怎么孕育的?我自己也讲不清楚。我家中的长辈并没有当过老师的人,可能更多是出于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一份景仰吧。
我其实并不是突然“转身”回高校的。2000年大学毕业后到报社当了记者,但从2005年起我就在省内一些高校兼任授课,包括我的母校安徽大学。可能是同学们对我的课评价还不错吧,母校尤其是新闻传播学院的师长们就一直希望我能全职回到学校。经过再三考虑,我于2020年正式回到了母校。
红辣椒评论:您著有《狂人刘文典》一书。提及刘文典,他的写作法“观世音菩萨”为不少人所知晓。在您看来,在评论写作上,“观世音菩萨”是否同样适用?
章玉政: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之前还没有从这个维度思考过。回到历史情境之中,刘文典先生所讲的“观世音菩萨”,主要是针对格律诗写作而言的,但若将之延伸到所有的写作之中,似乎也很妥帖,包括新闻评论的写作。
“观世”就是要有观察世界、洞察世事的眼光和能力,这是写好新闻评论的前提和基础。面对一则新闻,作为评论员要能够看见新闻背后所蕴含的最深层次、最本质的内核,这就需要有洞察秋毫的观察力、分析力、思辨力。“音”指的是文字要有节奏之美、韵律之美,虽然白话文的表达不可能平平仄仄,但同样讲求文字要凝练、干净、清晰,不能拖泥带水。“菩萨”则是要写作者要有伟大的同情心,要有人文关怀意识。这是新闻评论的底色。一篇好的新闻评论,既要出观点,更要有真情。
红辣椒评论:您开展过《AI时代来了 新闻何去何从》的讲座。在您来看,新闻评论写作是否可以使用AI工具?若可以使用,边界在哪里?
章玉政:AI给所有的写作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我并不排斥新闻评论写作使用AI工具。至少,AI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思路,或者文字、逻辑层面的参考。
不过,新闻评论写作又很特殊,很难被AI完全替代。因为新闻评论的核心是出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AI或许能够生产出一篇四平八稳的评论作品,但可能无法写出一篇观点新颖、视角独特、论证严密的评论作品。人类创作者所独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表达技巧等,目前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
对于学生而言,我觉得,一开始学习评论写作的时候,尽量不要依靠AI工具,否则可能会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变懒”,慢慢地,可能就会失去独立写作的能力。而我们将来会遇到很多的写作场景,比如考场上,肯定是无法借助AI工具的。因此,初学者还是要踏踏实实,掌握评论写作的诀窍和路径,尝试着多写、多练。
红辣椒评论:“新闻评论类教材中,最缺的是评论实务”。您是否有同样感受?从“写评论”到“教评论”,您是如何破解这一“痛点”问题的?
章玉政:大学教材更多强调的就是系统性、理论性,而忽视了新闻评论本身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如何提升新闻评论课程的实务训练,也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思考并探索的重点。
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具体做法就是,一般会选择在每次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或当天早上重新备课,理论框架不会有大的变化,但评论案例一定会增补很多最新的时评作品,这样既能补充教材的不足,也能增强学生的贴近感。选题来自大家正在热议的新闻事件,有当时当地的情境,这样也能够更好理解新闻评论的当下性、针对性。
当然,对于新闻史的一些经典新闻评论作品,包括已经过去一些时间的优秀新闻作品,如中国新闻奖的评论作品,也会作为新闻评论课堂教学的经典案例。
还有就是我自己的新闻评论作品。因为我也是省内一些媒体的特约评论员,经常会参与一些新闻评论写作。我会结合我自己的作品“解剖麻雀”,跟学生讲讲我是怎么构思观点、构架框架、展开论证,包括怎么构思标题的,等等。
红辣椒评论:在新闻评论教学上,您以及贵院还有哪些特色探索与实践?
章玉政:第一,融新闻评论实训于课程教学之中,真刀真枪实战。新闻评论课程一般三节连上,我就把三节课拆成“1+2”,第一节课做实战训练,后面两节课讲授理论知识。每学期之初,就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人,自行选题,写好评论,然后当堂发表。每人发表完评论后,先请班上同学自由发言点评,再由老师指导点评,重点分析学生的评论作品好在哪、不足在哪、如何改进。每次课还评出优秀作品,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并予以奖励(一般是奖励我自己写的一本书)。
第二,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评论实训的兴趣。具体做法就是组织观点辩论赛。参考大学生辩论赛的形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PK队伍,然后选择一些真实发生的新闻话题展开不同观点的交锋,最后决出胜负。
第三,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新闻评论比赛或向媒体投稿。2023年合肥市网信办举办“寻找高校评论新力量”比赛,我们推荐的10位学生参赛,有3位同学获得一等奖。
红辣椒评论:对红网“青椒评论”您有何评价和建议?
章玉政:红网“青椒评论”给初学新闻评论者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作品展示的平台,值得点赞。下一步,还可以加强跟高校尤其是新闻评论教学力量的联动,共同策划一些活动或选题,带动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评论写作,提升青年大学生的评论写作水平。另外,当下正处短视频传播的风口,可以考虑增设短视频评论,打造能够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的评论新锐力量,为新闻评论的未来培育更多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