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属于农民的节日,“十佳农民”评选是湖南主题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随着湖南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持续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数量不断增长,他们懂技术、善经营,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带动了更多的农民致富增收。他们是一群在泥土里耕耘梦想,在沃野上书写情怀的人。在“丰收节”来临之际,红网时刻记者走近刚刚获得2020年“湖南十佳农民”称号的十位农民朋友,记录下他们在希望的田野里,挥洒汗水、追梦时代的剪影。
“湖南十佳农民”李敦贵。
红网时刻记者 何青 郴州报道
从想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选择外出打工;到事业小成,又踏上回乡的路程。一个轮回,李敦贵,还是决定回乡当农民。
从最开始个人土地流转100多亩,到后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到如今的3000多亩,被赋予“湖南十佳农民”称号。6年时间里,李敦贵对农民这个词语,有了新的定义;对农业的发展,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9月,开车行驶在安仁县金紫仙镇,道路两旁的稻田颜色由青变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
望着这成片成片的青黄色,李敦贵眼里充满了期待。“十多天后,这一片稻田将迎来丰收。”这些稻穗子,将鼓起附近村民的钱袋子。
道路两旁的稻田颜色由青变黄。
返乡当农民
安仁,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素有“湘南粮仓”之称。李敦贵作为土生土长的安仁人,家中世代务农,他从小就和水稻打交道。
虽然稻田里有着很多儿时有趣的回忆,但让李敦贵感受更深的是——种田没有出路,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赚不到什么钱。
1992年,高中毕业的他,带着改变命运的初心,到珠海发展。在珠海16年,李敦贵凭借着一个“勤”字,和一个“干”字,从打工仔到业务主管,再到了总经理助理……按照这个节奏,大家原以为他就这样跳出了“农门”。
2010年,考虑到孩子上学和家中老人年事已高,李敦贵与妻子放弃已经生活了十多年的大城市,带着积蓄回到安仁。
“说实话,一开始回来我们也不知道做什么,也没有想到做农业。”当回到故乡,看到房子周围的农田慢慢荒芜,又正巧有一个朋友是做农机生意,在朋友的建议下,和在外地的考察学习后,种粮的想法在李敦贵脑海里愈发坚定。
2014年,李敦贵流转了100亩土地,种植稻谷,开启了他的种粮之路。
大型烘干机。
探索新路子
第一年的“小试牛刀”,给李敦贵的回报还算喜人。
但在种植的过程中,李敦贵深深地感受到,传统的种植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走农业机械化的路子。
2015年,他创办楚兴合作社,购买农机具用于所承包的稻田生产,开始帮其他农户进行农业生产。如今,楚兴合作社拥有固定资产500余万元,农机具45台套,合作社成员51人,成为了全县最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队伍。
李敦贵介绍,现在插秧有插秧机,杀虫有无人机,收割有收割机。在关王粮站的场地,李敦贵还给我们见了他的“大宝贝”——大型烘干机,“以前晒谷子也是个大难点,现在有了烘干机,我们四台烘干机同时启动,一次可以烘干80吨稻谷。”
李敦贵的求变,让同样是种粮大户的谭发生感受颇深,“自己种了大半辈子的田,过去用牛耕,买个大水牛耕40亩田,晚上到家,脚上的皮都耕破了。现在,基本不要下田,从播种到收割,都是机械化,种出的晚稻就可以直接卖到合作社,还免去了自己晒谷的麻烦。”
一条龙服务
让更多像谭发生一样的农民享受到“订单式”农业服务,是李敦贵下一步继续努力的方向。
创办合作社以来,李敦贵一直努力带动更多周边农户共同增收致富。为了让乡亲们有更多收入,他带领的联合社主动帮扶带动贫困户400余户,为他们免费提供技术和叶面施肥,提供远低于市场价的农机服务,最后高于市场价收购稻谷,为贫困户每亩增收200多元,总价值280余万元。
为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他吸收了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20余人进入合作社,经培训后成为农机手,月工资平均在3000元以上,大大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为提高贫困户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李敦贵还不定期举行水稻种植技术培训班,让贫困户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多收入,累计培训100余人。
种粮6年,李敦贵坦言,这并不是个赚钱的行当。但是,种粮风险小,还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周边的农户,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一点。这样,能让他心里更踏实。
下一个6年怎么干?
“要让种田更轻松,乡亲们更富裕,生活更美好。”李敦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