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选育培植的耐盐碱水稻在山东青岛等六个试验基地开始春播育秧,预计今年的种植规模将超一万亩。
耐盐碱水稻的种植,对提高粮食总产,保证口粮安全具有积极作用,但培育优质高产的品种却是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育种过程就是万里挑一
从过去磕单产到如今选育耐盐碱水稻,把“先天不足”的盐碱地利用起来。袁隆平领衔选种培育的耐盐碱水稻,这个月底要在青岛的试验田里插秧,这几天正在育秧。
严苛的筛选和漫长的等待
真正要让守着盐碱地的农民种上质优高产的耐盐碱水稻,每个研究团队都要过品种审定这一关。从实验田小面积测评到生产性试验,再到申请省级或者国家级品种审定,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今年新一季的试验种植结果出来后,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计划对部分试验材料申请品种审定。
一头连着土地,一头连着餐桌。虽然耐盐碱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推广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一些试验种植的水稻已经达到售卖要求,可以走上餐桌。比如,在电商平台人们可以买到耐盐碱水稻产的大米。某耐盐碱水稻米,月销量有231份,有人评价“味道平淡无奇,非常一般”,也有人说,“饱满Q弹,香糯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