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大拆大建 留住美丽乡愁
——自治州精准扶贫经验谈④
湖南日报评论员
曾经是祖祖辈辈唱着“山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民谣的贫困山寨,如今已是游人如织、气象万新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十八洞村人到底使出怎样的魔法,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完成了如此切换?
“远山含黛,溪水潺潺”,人还是这些人,山还是那片山,回望这些年十八洞村人通往富裕生活路上的每一步,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避免大拆大建,始终注重留住乡愁与彰显魅力相结合,让这块土地上的主人成为绿色空间的守护者,让田园风光、优美生态、秀美乡村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聚宝盆”。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一些贫困村寨存在着大量不可复制、在脱贫攻坚中可资利用人文、自然的资源;有的贫困村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虽然经济发展落后,但生态环境却“美得让人心痛”。追求生活富裕,更为子孙后代留住这份美丽,是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巉岩高耸,涧水幽蓝”的十八洞村,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不栽盆景、不搭风景”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不搞大拆大建,将保护自然资源、人文风情与房屋改造、改厨、改厕、改浴、改圈等“五改”工程相结合,让这片曾经的“脏乱差”土地,实现了向“绿富美”的华丽转身,守着一方山水的村民,成了“美丽经济”的受益者。
农耕文明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集中体现,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浓郁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相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既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又是每个人心中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脱贫攻坚肯定不是城市建设模式的简单照搬,也不能搞脱离农村实际承受能力和让农民与土地、乡愁割裂开来的“高大上”项目。这些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微建设”工程,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五通五有”:“通水、通路、通电、通网、通广播电视”,有危房改造、有教育教学点、有村综合服务平台、有村电子商务、有村集体经济,让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效能。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业大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农村是美丽中国建设不能甩过的大站。自治州在穷尽其力向贫困宣战的同时,大力开展城乡同建同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等,建成了一批“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美丽乡村。如今,这片土地上,数以百计的美丽乡村精品村、示范村,既是山乡巨变的见证,同样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时“塑型”与“铸魂”并举的有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