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许艳红:法律不是冷冰冰的“铁栅栏”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刘志怀 编辑:黄思哲 2019-01-09 10:06:31
时刻新闻
—分享—

  见到许艳红法官时,她正和同事整理案卷。许艳红的大办公桌上放满了各种案件的卷宗,她带着一副黑边眼镜,手边放着一个大保温杯,语气轻柔,神色坚定。

  1987年毕业后,许艳红被分配到湘潭市岳塘区法院,先后在行政庭、经济庭、书院路法庭、建设路法庭、立案庭、审监庭、刑庭、民二庭、执行局等部门从事刑事、民商事审判和执行工作。从书记员到员额法官,许艳红已经在一线办案部门工作了整整31年。“我一直觉得法官是一个十分神圣的职业,这份神圣感,就是让我坚持前行的原因。”许艳红说。据统计,她先后获得“全省法院先进个人”“全市法院办案能手”等各种荣誉20余次。

  多年的办案,让许艳红更加理解了法律和人性。她总说,当事人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一纸判决书,他们更加需要的的是理解、尊重和倾听。法律不是冷冰冰的“铁栅栏”,法律也是有温度的。

  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人的公正与温度

  “法官这个职业特别辛苦,而许艳红法官则是众多法官中最辛苦的。”一位常年与许艳红对接的银行负责人说道。一个星期,出差七天,这对于许艳红来说是一种工作的常态。繁复而又大量的工作,基本占据了许艳红所有的时间,但是她仍旧不满足于此,还不断给自己“加压”。

  其实,财保案件本来是有几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对接和处理的,但是为了保证财产不被转移,避免案件的堆积,保证案件的审理与判决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许艳红带动同事们主动压缩时间,把原本需要几个月的工作压缩到了五天完成。2018年4月,在处理一起财保案件时。短短一个星期时间,许艳红先从湘潭赶往增城,随后又从增城赶往广州,然后又从广州赶回湘潭整理文件。她笑着说:“我们这一路上都是无缝对接的,有时候睡觉就在汽车和火车上。”

  之所以给自己加压,是因为许艳红知道,有时候对她而言最普通的一件案件,对当事人来说也许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可能也是对司法公正感知的全部。因此,她必须对承办的每一个案件都倾注全部精力和心血,把公平正义的内涵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判决当中。一年到头,所有的案件均摊下来,平均每天都会有四个案件等待处理,再加上许艳红的执着,所以加班和出差成为了“家常便饭”。

  1994年,时任全市首个“女子法庭”——建设路法庭助理审判员的许艳红审理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小孩李某放学后擅自闯入某钢铁厂玩耍,当他爬上钢铁厂内的电线杆上准备抓麻雀时,不慎被电击,导致终身残疾。孩子的家长和钢铁厂各执一词,就赔偿的问题一直僵持不下。面对这起当事双方对立冲突极大的案件,许艳红说:“案件在进行审判时,要尽量掌握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要把法理情说清讲透,而不是简单地一判了之。”

  不会骑自行车的许艳红,多次步行去现场取证,数次上门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想法。她在被告和原告之间来回往复,整整两个多月的调解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为了能够更好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开来,竭力寻找当事双方的平衡点。最终,她促成了当事双方握手言和。

  后来,一户人家因为财产继承的原因产生了纠纷,亲兄妹之间不惜大打出手、对簿公堂,时任岳塘区建设路法庭审判员的许艳红,正是这起案件的主要负责人。许艳红说:“我记得当时当事双方所在的村子还没通车,我又不会骑单车,我和书记员两个人只能先坐公交车到镇上,随后再步行进村。”乡间的小路难行,但是为了案件的顺利判决与执行,为了当事双方都能满意,开庭前后,许艳红和书记员两人前后共去了三次村子,和当地的村委会、调解联络员一起开展对当事双方的调解工作,光调解笔录就做了六七份。调解完之后,不论是当事双方还是当地的村委会都对许艳红的工作态度与能力赞誉有加。

  2006年,时任刑庭副庭长的许艳红审理了一起盗窃案件。该案中,16岁的王某因自幼父母离婚,与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因工作疏于关心,所以孩子初中未读完便辍学了,在网吧跟着大孩子一起混吃混喝。这次盗窃案的起因,是因为王某还不上借了鲍某的钱,遂伙同他人一起去网吧盗窃电脑内存条、CPU及主机,并变卖后还账。最终,法院依法判处王某盗窃罪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五千。

  一般而言,在判决书下达之后,这个案件便与法官没有了太多的关系,但是许艳红却不这么想。看着这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就这样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许艳红多次找王某母亲交谈,希望其从生活上对王某多关心点,并多次与王某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对王某进行帮教,帮助其回归社会,引导其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并非个例,在许艳红负责审理未成年犯罪案件时,她将所审理的每一起案件都做了详细的登记,包括孩子的家庭情况、学习状况、犯罪原因、回访结果等情况。许艳红说:“执法不是让当事人,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产生一种畏惧感,而是要让他在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之后,怎样能够避免再犯。”

  从没把自己当病人

  五点半起床,活动活动筋骨,制作一份自制的“精力汤”,八点准时到达单位,许艳红每天都是如此。许艳红说:“得病之后,我的身体和记忆力确实大不如以前了,但是看到这么多的案件等着我处理,我不能退缩。”

  2016年5月,许艳红拿着单位的体检报告,脑中一片空白。2016年11月,许艳红经湘雅医院复查确诊为膀胱癌早期。面临癌症,许多人恐怕都会崩溃不已,但是许艳红却显得淡定从容。她直到把手头的工作一一安排妥当后,才赶往医院进行手术。术后康复期间,恰逢法官员额制改革,许艳红不顾重病在身,毅然第一个报名参加考核。她说:“我还有许多的事想做,我不能就这样放弃。”

  财产保全案件数量多,时间紧,处理流程繁琐,许艳红曾笑言:“我连吃饭都是掐着表,算着时间。”车管所、不动产登记中心、各大银行,她现在所负责的诉前财保案件的执行工作,就是在全国各地的这些单位之间来回奔波。

  2017年12月23日,一件经济案件的案款距离解冻仅剩下3天。彼时许艳红刚做完第12期化疗,在接到同事的电话后,许艳红从病床上起身,强忍着化疗带来的不适,赶往单位准备资料。第二天,许艳红便与同事一同飞往了新疆。冬天的新疆,大雪茫茫,机场因大雪被暂时封停,许艳红与同事被困在飞机里整整7个小时。化疗的后续反应让许艳红感到胸闷难受,但是她依然在坚持。出机场时已是傍晚,为了争取时间,许艳红没有半刻休息,连夜坐车赶往哈密。25日上午,在解冻前的最后一天,许艳红成功将该笔案款进行续冻,为案件后期的执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还有一次,湘潭某车行申请财产保全,接案后,许艳红整理好资料利用周末出发,周一上午开始奔走于洛阳各大银行、车管所、不动产登记中心对被告王某的财产进行了查封、冻结。许艳红周一晚上赶回湘潭,周二照常上班,一边对湘潭市范围内的财保案件进行保全,一边准备周三去贵州为一起租赁纠纷进行财产保全的资料……这样的工作状态,哪怕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也会感到疲惫不堪,但这却是许艳红工作的常态。也有同事劝过她,不要这么拼命,但是许艳红却很享受这份忙碌。随身带药,自制“精力汤”,这都是许艳红在工作与健康之间的选择,她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名癌症病人,而是谨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法官。

  自古忠孝两难全,在家庭和工作之间,许艳红选择将重心放到工作上。谈到因为工作,她经常缺席家庭的重要事情,许艳红红了眼眶,她的内心深处埋藏着深深的感激与歉疚。“我很幸运有一个支持我的家庭。”许艳红说,“前不久我妈妈动手术,我出差在外,都是我的丈夫和孩子在陪着老人家。”其实许艳红的母亲已经83岁,患有尿毒症,她的公公也已经86岁,还身患心脏病、糖尿病,生活均不能自理;丈夫是一名警察,儿子则在外地上班。许艳红觉得,正是因为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她才更加有动力继续拼命工作。

  在一线基层干审判工作整整31年且身患癌症,按照规定,许艳红其实已经达到了提前退休的条件,但是尽管如此,她从没想过离开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把工作当成一种习惯,这就是许艳红现在的一种生活状态。“我从来没有想过退休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工作让我感觉很充实,很有成就感。”

  一直充当开拓者

  一路走来,从最开始的建设路法庭到如今的执行局,许艳红在她所任职的各个部门都一直充当着一个开拓者的角色。

  1994年,许艳红和一群风华正茂的女法官们来到岳塘区建设路街道,为了加强基层人民法庭建设,充实法庭力量,女法官们建立起了全市首个“女子法庭”——建设路法庭;2002年改革立案机制,实行立审分立,许艳红被调到立案庭担任副庭长,她又与同事们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将立案工作视为人民法院的形象窗口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转变了过去由审判庭室附带从事立案的传统做法,初步建立起以大立案为中心的审判流程管理模式,立案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2003年底,为加强审判监督管理,建立案件评查机制,许艳红被调到审监庭担任副庭长并主持工作,她将案件质量视为司法公正的生命线,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坚持精益求精的质量标准和细致入微的评查办法,探索并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案件评查和绩效评估激励机制,使全院案件评查工作进入了全市先进行列,她个人也被评为省市先进个人。

  2007年6月1日,许艳红再次被委以重任,被任命为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并负责未成年人审判庭工作,她首开圆桌审判方式,扎实开展帮教挽救工作,成功使一大批误入歧途的青少年罪犯改过自新,成为有用于社会的新人,被誉为未成年被告人的“暖心妈妈”。在被调至执行局后,她又首创“案件文件夹”,为了日后查找时一目了然。

  在谈及这些“首创”和“改革”的事迹时,许艳红总是强调,这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一起摸索和实践的,她只不过是跟着“沾光”而已。也许这就是许艳红,不求名利,无怨无悔,见重担就挑,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她从来没有向组织讲过任何条件,也没有提过任何要求,默默无闻,安之若素。

  法官的工作让许艳红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了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生价值。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许艳红将全部青春和满腔热血奉献给了这份事业。她说:“既然选择成为一名法官,那就要做到问心而无愧。”(来源:《清风》杂志记者刘志怀发自湘潭的报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