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什么扶贫政策,有什么扶贫款,村里都会开会帮我们讲,都是公开透明搞的,哪个都不敢歪搞了。” 近日,在龙山县洗洛镇青艾村田梗上,村民彭真高兴地告诉笔者。
在龙山,像彭真这样对脱贫攻坚有如此强烈获得感的村民还有很多,这主要得益于全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带来的变化。
今年以来,龙山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阳光扶贫、廉洁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主要举措,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实际行动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2018年,全县扶贫领域立案100件,党纪政务处分84人,组织处理204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退还群众资金76万余元,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脱贫路上清风涤荡。
精准监督,下好助力群众脱贫梦的“一盘棋”
精准扶贫更需精准监督。为确保脱贫攻坚风清气正,让贫困群众切实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红利,县委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书记抓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全面统筹、协调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项督查方案,把监督执纪贯穿“六个精准”全过程,实现了脱贫攻坚和精准监督同步推进、同向发力。
州委常委、龙山县委书记周云,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冬生等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开展“三走访、三签字”活动,带队开展脱贫攻坚作风监督检查。县委常委会坚持每季度听取一次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汇报,并将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和“五个文明”绩效考核内容,确保主体责任落实落细落具体。制定出台《龙山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问责办法(试行)》,以最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先后召开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和项目推进集中约谈会,县委书记、县纪委书记集中约谈县直单位和乡镇“一把手”128人次,诫勉谈话5人次。
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县纪委监委坚持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作为高于一切的主责主业,以务实作风抓作风建设,以精准监督护航精准扶贫。紧盯扶贫领重点部门、关键环节,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专项巡察、“点穴式”督查等方式,强化对主体责任落实、干部驻村扶贫、贫困户精准识别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早提醒、早纠正。2018年,全县扶贫领域函询、约谈、诫勉谈话69人次,把一批轻微违纪违规问题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同时,建立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联系会议制度,坚守“监督的再监督”,强化与扶贫主管部门和县委攻坚办、驻村办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工作联系、信息共享、情报互通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
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贫困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开展工作。开辟涉贫问题信访举报“绿色通道”,对扶贫领域信访件一律优先办理,对上级交办件一律提级办理,力求干出“让群众放鞭炮”的效果。2018年,全县共办结扶贫领域信访件56件,其中立案查处14件,处分9人,及时回应了群众关切,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人民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系统治理,清除破坏群众脱贫梦的“拦路虎”
通过开展“反骗保”行动,2018年8月全县医保资金支出较1-7月平均支出下降28.28%,9月下降39.79%,10月下降34.81%,11月下降30.05%,全县医保资金每年可减少支出1.2-1.5亿元。
这组数据体现的变化,是龙山县深入推进“一张床”等“五个一”专项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最好说明。
县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水、电、路、住房安全、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持一个阵地一个阵地推进,深入开展“五个一”专项治理,变“分散整治”为“系统治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不断增强。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太阳能路灯问题,组织开展了“一盏灯”专项治理。注重发挥公安、审计、质监等部门专业优势,清查工程质量、价格虚高、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问题,立案查处5人,收缴违纪资金24.2万元,修复不亮路灯605盏,督促相关部门建立了日常监管和维护长效机制,真正做到了还“明”于民。
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问题,组织开展了“一栋房”专项治理。通过各级各部门自查自纠,纪委监委和巡察机构拉网式全覆盖监督检查,立案44件,处分39人,诫勉谈话21人,收缴违纪资金170余万元,贫困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居住安全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基本实现了让贫困群众住得好、住得安的目标。
围绕基层医疗机构套取骗取城乡医保资金问题,组织开展了“一张床”专项治理。整合纪委监委、公安、医政等力量重点核查,坚持边查边改,以案促改,用政策感召和法纪震慑形成强大治理攻势。2018年,全县共有61家医疗机构负责人、34名公职人员主动交代问题;立案查处13人,逮捕7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办案收缴违纪资金234万元,使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管理使用更安全。
围绕人情歪风加重贫困群众负担问题,组织开展了“一席宴”专项治理。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常态巡查机制、实行有奖举报、村规民约约束等方式,成功规劝制止违规人情宴请350余起,处分公职人员42人,规范办宴已成为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违规人情宴请专项治理的开展,让贫困群众不再“因宴致贫”“因礼返贫”。
围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组织开展了“一口井”专项治理。在督促职能部门搞好自查自纠的同时,通过“三对账、三核查、三问责、一公开”的方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2018年,县水利部门自查发现问题193个,交叉检查发现问题76个,群众举报问题49个,已完成整改176个,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一个个专项治理的开展,一笔笔违纪资金的清退,一项项突出问题的整改,干部的作风转了,群众的笑容多了,脱贫攻坚的“拦路虎”少了,百姓脱贫致富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感谢党的扶贫政策,我们都搬进了新屋。”苗儿滩镇凤溪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上,多年住在半山腰上的贫困户李某指着一排排临河而建的新房子,笑得合不拢嘴。
源头防控,筑牢护航群众脱贫梦的“新基石”
“通过‘反骗保’行动,针对医保资金的监管漏洞,我们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的文件和措施,探索和建立了医保智能监管系统,以达到有效的防止和杜绝挂床住院、虚假住院等现象的发生。”龙山县医保局局长黎敏表示,对规范医保资金监管,确保城乡医保资金运行安全充满了信心。
在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龙山县纪委监委坚持“惩”“防”一体推进,在加强“惩”的同时,积极探索“防”的方法,从源头上防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发生。
抓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采取通报曝光典型案例、摄制警示教育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等方式,以案释纪、以案说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2018年以来,龙山县纪委监委以县原住建系统腐败窝案为题材,摄制警示教育片《小官巨贪“一窝端”》,开展全县干部集中警示教育大会;各级各部门开展党风廉政教育200余次;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1起99人,实现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全覆盖,党员干部知畏知止、收敛收手的氛围日渐形成。
抓公开,推进阳光扶贫。将扶贫政策落实、项目资金安排使用等情况,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湘西为民”村级微信群、村权监督月例会、村务公开栏等载体,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扶贫项目、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目前,全县“互联网+监督”平台点击量达81.4万人次,受理群众投诉举报71条,立案查处4人,组织处理41人。397个村(社区)建立的“湘西为民”村级微信群和每月定期召开的村权监督月例会,公开扶贫领域事项3000余条,回复、处置各类问题10283次,解决实际问题843个,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信访举报量同比下降50%以上。
抓机制,扎紧制度笼子。把整章建制贯穿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全过程,通过约谈、函询、下达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举一反三,查找监管“盲点”、堵塞制度漏洞,达到“查处一例案件、剖析一类问题、健全一套制度、规范一片管理”的目的。2018年,龙山县纪委监委发出函询书、监察建议书24份,提醒约谈14人,起到了很好的敦促和警示作用。
“群众利益无小事。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关注的扶贫、民生领域,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盯住不放、一以贯之抓下去。”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龙儒文介绍,县纪委监委始终把监督执纪问责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确保整个脱贫攻坚风清气正,以看的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龙山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