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娄底市通过开展三个领域的专项巡察,共发现问题1116个,移交问题线索311条——
专项巡察彰显“利剑”锋芒
“同一台公车一天内加了两次油,每次加油量还不少,同样的情况多次出现……”
“还有这8个人的介绍信,2个月内就收到了7次,办事日期只有2天,接待餐却吃了39次……”
这是今年来,娄底市委开展专项巡察发现的一系列问题。
近日,记者从娄底市委巡察办获悉,该市今年充分发挥专项巡察“专、准、狠”的优势,先后开展了环保领域、扶贫领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项专项巡察,共发现问题1116个,移交问题线索311条,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专”字为先,重在“点穴”
专项巡察要害在“专”,“点穴”要精准。
“哪里群众反映的问题突出,我们的‘侦察兵’就派到哪里去。”娄底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徐勇告诉记者。
今年5月至7月,23支巡察小分队向群众反映问题最多、最强烈的“三大领域”——脱贫攻坚、环境治理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的顽症痼疾发起了专项巡察。
“打蛇打七寸”。扶贫领域,他们着重选取3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市),剑指克扣强占、虚报冒领等7大突出问题,揭露“蝇贪蚁腐”。环保领域,重点巡察中央环保政策落实情况等4方面问题,守护绿水青山。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巡察,集中对32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开展巡察,驰而不息正风肃纪。
“准”向发力,直击要害
“带着问题下去,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的仗。”在专项巡察中,娄底专啃“硬骨头”,把突出问题弄清楚、搞透彻。
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巡察中,娄底特意在市本级选取“四大家”办公室和市委常委担任“一把手”的单位及相关市直单位,各县市区至少选取一个“四大家”办公室开展巡察。巡察组坚持问题导向,大刀阔斧、知难而进,不怕得罪人,敢立“军令状”,共发现问题244个。一大批涉嫌私车公养、公款吃喝、虚假列支、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隐形变异问题在巡察“探照灯”下一一现形。
为深入“前沿”,专项巡察组走进田间地头、项目现场实地察看核实情,深入农家小院、矿山河道走访群众听实话,从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到泥泞难行的田间小路,从污水横流的河道到灯光昏黄的农家,都有他们的身影。同时,主动联系实名举报人,点名约谈知情人,下沉一级深入调查,核查大额资金往来等方式,把“线头”揪住、把“盖子”揭开,把发现问题线索的方式从粗放方式中解放出来,使问题线索精准化、优质化。
集中巡察期间,仅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就实地走访乡镇46个,贫困村139个,入户调查1081户,个别谈话338人次,接待群众来访59人次,受理信访162件,发现各类问题691个,移交问题线索55条。环保领域专项巡察实地查看513处,接待来信来访107人次,累计谈话285人次,移交问题线索12条。
严查“狠”打,形成震慑
巡察发现了问题,但更要用好成果,强化震慑、不敢、知止氛围。
今年5月,娄底市委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组的同志来到新化县游家镇皇海垅村,在村里走访时听到反映,该村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时,许多村民代表未参与评议。
经深入了解,巡察组发现,该村存在涉嫌违规确定危房改造对象、私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问题,随即将这一问题线索移交新化县纪委快查快结。
7月9日,新化县纪委监委给予原村主任安永兵和文书杨孟秋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他相关责任人员均被严肃问责。
巡察组还未撤点,就有党员干部“落网”,引起强烈反响。据统计,环保、扶贫领域两个专项巡察,共边巡边移交问题线索32条,边巡边整改项目185个,采取“第一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78人,班子集体约谈1起,党纪立案10起,给予党政纪处分5人。
同时,在专项巡察中,还积极整合纪检监察、财政、审计、扶贫、环保等多个职能部门的监督力量开展巡察,形成立体监督网。
4月底,该市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部分单位自查情况“零上报”“零线索”“零问责”。巡察组对这些“三零”部门开展细查,发现了一系列瞒报、漏报、迟报甚至顶风违纪行为,并迅速将问题最突出的10家单位的问题线索移交市纪委监委处理。
通过三个不同领域的巡察实践,娄底市专项巡察发挥了强大威力,彰显了“利剑”锋芒。
进入11月,娄底市委继续发挥优势,又成立了3个专项巡察组,正对全市涉农、扶贫和民生项目资金领域开展深入巡察。(湖南日报记者:张斌通讯员:彭苗)